原标题:怎样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平衡因素、拖后腿因素、拦路虎因素。所谓不确定因素,比如存在社会风险、社会失范。所谓不平衡因素,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所谓拖后腿因素,比如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强、社会诚信与企业社会责任不充分、体制机制掣肘。所谓拦路虎因素,比如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承载力弱。所有这些因素,对中国发展形成根本挑战,不突破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面深化改革难以顺利推进。只有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赢得民心、赢得未来;才能有效化解发展风险、满足社会诉求,形成良好的改革生态;才能激发改革积极性主动性、释放人民创造活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以分好“蛋糕”为目标做大“蛋糕”,“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越分越好。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坚定不移通过改革谋求发展,一以贯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要义。我们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政治发展成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保障。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社会发展成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体现。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文化发展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等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也十分重要,要切实推进这方面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要创新开放机制,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中国发展的全球布局。开放对公正问题有深远影响。很多不公正现象往往是在封闭环境中形成和固化的,开放意味着机遇,某种程度上还意味着机会平等。创新开放机制、提升开放水平,有助于打破国内有形无形的市场壁垒,建设真正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有助于打破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的不平衡,提升社会公正水平。(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李良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