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要不要再生一个?纠结原来不在于孩子

2013年11月25日14:31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要不要再生一个?纠结原来不在于孩子

口述实录

我的童年

我是典型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生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

如果说第一代和现在有啥不同,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更孤独。因为那个时代,既没有网络,又少有社会活动,一切业余生活简单而乏味。是真正“一个人的成长”。

父母是双职工,从早到晚工作。关于童年最早的记忆,就是自己总被一个人反锁在家。注意,是“反锁”,为了以防坏人,门从外面锁上,我从内无法解锁。自然,在家也并非安全,所以从小就被父母耳提面命,厨房绝对不能进、冰箱绝对不准动、煤气绝对不能碰,许多危险物品不能乱拿来玩。以至于中学里做化学实验,我点不来酒精灯,会考时不得不在家练习“如何划火柴”。

小区里当然也有同龄人,然而一则我被反锁在家,不得出门,二则父母期望高,所以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暑假某一天,我在家弹钢琴,窗口有人喊:“弹琴的,弹琴的!”打开窗口一看,原来是小区里的小伙伴,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玩耍,忽听楼上琴声,想叫我下来玩,可惜,我出不了门。只好我弹一首,随后把头伸出窗外,听小伙伴们评头论足:“这个好听,比刚才好听。换一首,再换一首。”于是我再回到琴边。这样楼上楼下的交流机会,也屈指可数。

漫长的假期一个人在家实在无聊,父母会借来许多书。小学时借的是童话,中学里就是世界名著。当时世面上书籍不多,堪称本本都是经典。于是,我被逼着成为一个“书虫”,寂寞的童年,只有与书为伴。唯一的好处是,到了学校,我爱讲故事,成了故事大王。或许正因为孤独,刺激了想象力。现在想来,所有沉湎于虚拟世界的少年们,是否都有一颗寂寞的心灵呢?

初中老师有次命题作文 “我的童年”,回忆起被反锁在家的童年,以及被逼着每天练琴的枯燥,我写着写着就趴在桌上哭了。

当时中学里宿舍有限,仅供少部分选择性住宿,我却积极主动要求住宿。住宿头几天,兴奋得像放飞的鸟儿,在楼道里上蹿下跳,仿佛整栋楼都是我家。放学后不必急着回家,与同学围着大草坪聊天,有时会偷偷溜出校门逛商场或书店。晚饭在食堂与室友们一起吃,晚7点以后回到教室,与同学们一起做功课,偶尔趁着巡逻老师走开,偷偷打开教室里的电视机,或者悄悄在作业本遮掩下看漫画书、武侠书。当遇到挫折烦恼时,闺蜜们还会在宿舍熄灯以后,躲在漆黑无人的阁楼上谈心,再悄悄让室友们从里面打开楼道总门,放我们溜回寝室……

长大以后,我不只一次回想,所有的伙伴关系、人际交往,从住宿时才算刚刚开始。学会收敛脾气,多从对方角度考虑,也是从住宿时才学起。

时至今日,每天对着电脑,通过网络,每一个个体貌似都不再孤独,而心灵深处呢?或许我们自己也不得而知。(龚丹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