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龙江县粮食生产“三级跳”“五连增”

2013年11月19日11:29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龙江县粮食生产“三级跳”“五连增”

  本报讯(李福山 王佳男 记者姚建平)看着今年刚刚收获的金灿灿玉米,种了60年庄稼地的龙江县山泉镇对宝村李继生感慨地说:“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每亩玉米产量能达到吨粮,先进科技、农业机械化起了大作用,这在过去不敢想象啊!”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的龙江县,多年来致力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合作化促进规模经营、推行科技化提升产量,今年克服播期拖后、前期低温寡照以及严重洪涝灾害等困难,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今年,龙江县预计粮食总产达到75.1亿斤,比去年增长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五连增”。

  近年来,龙江县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加快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六化”建设上下功夫,三年时间完成了粮食生产“三级跳”。2009年,粮食总产41.3亿斤;2010年,粮食总产53.1亿斤,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1年,粮食总产57.8亿斤,居全省第二、全国第四,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作为产粮大县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70.09亿斤,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位。

  “粮食增产潜力究竟有多大?粮食总产能不能再提高?”龙江县有耕地551万元亩,其中玉米面积481万亩,占整个耕地面积90%。如何抓好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成为一道重要课题。龙江县成立玉米专家组,探索挖潜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实行技术包乡、包合作社的做法,确保玉米生产高产、高效。

  在景星镇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魏刚带领农民通过承包、代耕、土地入股三种模式,种植玉米3.7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5500万斤,丰收的喜悦挂满了每位社员的脸上。

  龙江县积极搞好优良品种选育,县种子管理部门通过试验示范,选出了先玉335、吉单519等玉米品种,龙稻7、龙粳21等水稻品种,龙谷30、龙谷25等谷子品种,新品种应用率达到100%。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起乡级试验示范基地14个、村级试验示范田158个,面积达3200亩,为农民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一目了然”的试验示范基地。

  农业技术部门优质服务覆盖到田间地头,县农业中心设立农技“110”热线,全年接通咨询电话3000多次。春耕前后,采取下乡办班、举办科技大集、下发农技简报、进行电视讲座、电话咨询等多种措施,共办培训班79期,培训农民4.41万人次,下发宣传资料4000份,开展电视讲座27期,举办科技大集14场。由于今年6月以来阴雨天较多,龙江县局部相继发生玉米顶腐病、水稻叶瘟病、风雹等灾害。面对灾害形势,全县及时开展玉米螟赤眼蜂防治技术75万亩、BT粉剂防治玉米螟21万亩、白僵菌防治3万亩、杀虫灯防治8万亩。同时还进行了稻瘟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顶腐病等病害防治及农田杂草防除等植物保护活动,减少粮食损失。

  农技人员驻村到点,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玉米覆膜技术、化控技术、坐滤水种植技术、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大垄双行通透密植技术、早熟高产品种等多种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同时推广促早熟措施,积极推广玉米保护地栽培、玉米坐滤水、玉米催小芽机械播种、等离子处理玉米种子等技术,达到早熟高产高效。

  龙江县积极落实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支持和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贴、良种补贴在春节前一次性发放到农民手中,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说起今年的丰收账,头站乡一心村农民于国刚笑得很开心,1万多亩玉米已全部回收到家,日烘干200吨的烘干塔已经开始工作,金黄的玉米变成了“大把的钞票”。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