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柔性征地的大洋故事

2013年11月19日08:02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柔性征地的大洋故事

  土地被征用,征地款归村集体管理运作,失地农民每年按照每亩600公斤干谷的标准享受补贴——这是龙岩市新罗区西陂街道大洋村实行了15年的柔性征地。得益于这一做法,大洋村征迁难度大大减小,累积下来的征地款让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这个只有2700多人的村子去年年底固定资产达到近3亿元,村集体年收入近1000万元,村民的福利在当地居于前列。

  大洋村地处市区城乡接合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的土地不断被征用,征地一度成为村两委最头痛的事。尤其是到了1998年,梅坎铁路和龙腾路建设要同时征用村里的土地,而按照相关政策,前者每亩征地款只有5000多元,后者每亩则达到4万多元。

  “同样是征村里的地,怎么差别这么大?”村民纷纷表示不解。

  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表决决定,征地补偿款全部归村集体管理运作,村集体对被征地村民每年每亩地给予600公斤干谷的“粮补”,在此基础上,给每位村民每年250公斤的干谷和另外的现金分红。

  “这样做的好处是,征地补偿款与村民不直接发生关系,只有赔青与村民直接发生关系,不易造成大的矛盾;而征地补偿款归村集体管理运作,可提高村集体收入用于投资再生产,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大洋村村委会主任王小桐说。

  这些年来,大洋村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土地被征用,按照这种模式,村集体积累起来的征地款不是一个小数目。村两委用这笔钱投资店面、商场、市场、酒店等等,集体资产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底,村固定资产就达到近3亿元,村集体收入也由最初的七八十万元增加到去年的近1000万元,今年村里又拿出300多万元投资了两个市场。

  曾挂钩大洋的干部林炳荣说,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征迁效率。今年,大洋村范围内有瑞洋小区、瑞福小区两个安置小区项目需征迁,分别涉及村民50多户、80多户,已基本完成征迁。

  得益于这种模式,村民获益颇丰。近年来,村里每年发放各项福利600多万元。村民参加新农合统一由村里出钱,村里还出台了合作医疗配套补助制度,医药费按照新农合报销金额的80%给予补贴,每年最高封顶1.5万元;55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养老补贴;年终,村民享受分红,这些年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能拿到三四千元;村里还出土地、出钱,支持大洋小学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记者手记

  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征地拆迁在很多地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为何在大洋村却不难呢?最根本的恐怕在于这种柔性征地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了群众的利益。

  在不少地方,农民土地被征用以后,除了应得的一次性补偿之外,其他长期的福利屈指可数。这是征地拆迁的根本阻力之一。然而,在大洋,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每年可以领到固定的“粮补”,拿到自己失去土地应得的那部分补偿,而且随着征地补偿款所汇入的村集体经济盘子发展壮大,每年还有数目可观的分红,分享到发展成果。

  大洋村的实践表明,只要把群众的利益保护好、发展好,就能赢得支持和信任,这才是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