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

2013年11月19日04:57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

诗仙太白96岁第三代传承人罗绍文(右一)赠送沈怡方(左一)7年前来厂参观照片

  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陈红兵(右一)陪同沈怡方(左一)温故诗仙太白

白酒专家品评酒品

专家对封坛定制酒进行现场封坛

已公证封坛洞藏定制酒

白酒泰斗沈怡方

  11月11日,诗仙太白“盛世封坛酒,天成洞藏香——盛世唐朝·国优1988封坛洞藏定制酒专家品评会”在素有“万川毕汇”的江城万州举行。据了解,这是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纪念诗仙太白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的倾力之作。白酒泰斗沈怡方在品尝该酒后表示:“这是一款具有国家水平的特优质白酒,仍有着1988年那时的味道。”

  作为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组长,沈怡方在品评会上有感而发,首次对外揭秘了25年前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的评选过程,并对当年诗仙太白酒的参评经历进行了回顾,认为“四个不简单”成就了诗仙太白的国优殊荣。如今,沈怡方对作为渝酒代表的诗仙太白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1.2分决定国优与否

  1989年1月10日—19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的1988年度国家优质白酒评选工作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白酒泰斗沈怡方担任专家组组长。

  据沈怡方回忆,在此届评酒会之前,国家轻工部于1988年9月组织商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了“酒类国家标准审定会”,通过了“浓香型白酒”等6个国家标准。这6个国家标准成为第五届评酒会的评选依据。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是国家层面组织的最后一届评酒会,在白酒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对于浓香型白酒,规定了己酸乙酯的上限,结束了多年来评比时“以香取胜”的局面;二是改进了评酒方法,使得评选过程更加科学、公正。

  对于具体的评选方法,沈怡方表示:“对上届国家名、优白酒,采用了复查的方法,对本产品的降度酒及低度酒经纵向和横向对比,质量优良者予以确认为系列酒,质量不理想的则进一步参与同类型新参评酒样的品评。对新参赛的酒样,视数量多少,需经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赛程。参赛酒样按照集体研究制定的编组原则进行编组。评委也分为四组,每一轮次的品评都设置了明码的标准酒作为评选打分的参数。在统计评分时每个酒样都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相关数据显示,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共收到各省、市、自治区推荐的双优(省优、部优)酒样362种,按香型分,浓香型198个、酱香型43个、清香型41个、米香型16个、其它香型64个。其中,第四届13种名酒、27种优质酒经过两个评酒组40余名评委的品评复查,全都合格。武陵、宝丰酒因质量提高晋升为金质奖。155个新参赛的酒样,经56轮次的编组,最后决出金质奖2枚、银质奖28枚。“综合来看,第五届评酒会共决出金质奖17枚、银质奖53枚。”沈怡方说。

  对于评酒会的一些特点,沈怡方进行了首次揭秘。

  一是浓香型酒占据绝大部分,其中尤以四川省居多;二是评酒按照香型分,在12个白酒香型中,其他香型参评酒样较少,因此基本一轮就能确定能否达到国优水平。比如说药香型白酒,基本上在云南和贵州才有这一香型。沈怡方强调,浓香型白酒竞争最为激烈。

  “浓香型白酒的评选就像乒乓球赛一样,要进行淘汰赛。5个酒样为一轮,在其中选出前两名进入复赛,后3名淘汰。复赛还是5个酒样,再淘汰3个,保持前两名。然后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后的前两名才进入决赛。”沈怡方表示,当时进入决赛以后的酒样品质都非常好,很难区别。最后就定了12个酒样全部进入决赛,而不是像其他香型那样决赛中仅有五六个酒样。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浓香型白酒决赛中的12个酒样最终评分相当接近。“第一名与第十二名的分差仅有1.2分。就是这小小的1.2分,决定了产品是国家名酒还是优质酒。所以浓香型白酒能得到这样一个殊荣,相当之困难。”沈怡方介绍。

  其中,首次参评的诗仙太白酒一举夺得“国家优质奖”,成为评酒会上的一个焦点。

  “四个不简单”成就诗仙太白国优殊荣

  对于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的种种细节,精神矍铄的沈怡方记忆犹新:“诗仙太白酒对我来说并不生疏,虽然我到厂里次数不多,但是我对这个酒很有印象,因为它在浓香型白酒中质量非常出众。”

  对于诗仙太白酒的参评获奖过程,沈怡方用“四个不简单”来形容。

  一是诗仙太白从名优酒荟萃的川酒中被遴选出来参加全国评酒会,不简单。

  “当时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诗仙太白酒厂尚属于四川省。”沈怡方表示,彼时四川省已经拥有“五朵金花”,实力非常雄厚。此外,由于四川省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产区,企业较多,能够在四川省占据报送酒样的资格,已经非常困难,更令人欣慰的是第一次参加国家评酒会。

  二是在近200个浓香型产品中成为优质酒,不简单。

  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浓香型白酒近200个,属于白酒香型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组。“其实很多白酒的品质都非常高,差距非常小。诗仙太白能够跻身决赛12个酒样,获评国家优质酒更是难上加难。”沈怡方说。

  三是诗仙太白第一次参加全国评酒会,第一次与有四届评酒经验的名优酒同台竞技,最后跻身名优酒行列,不简单。

  沈怡方对诗仙太白酒在评酒会上的表现相当惊讶,因为这是诗仙太白酒第一次参加国家级评酒会。同时,这也是诗仙太白酒第一次与有着四届评酒经验的名优酒同台比拼。“作为当时的一个地方品牌,能够傲视群雄,获得国家优质酒殊荣相当不容易。”沈怡方认为,这表明诗仙太白酒拥有毋庸置疑的高品质和绝佳口感。

  四是当年的17个名酒有部分企业出现较大起伏,53家优质酒企如今生存比较好的仅有10多家,这其中就有诗仙太白的身影。

  作为中国白酒界泰斗,沈怡方坦言,第五届评酒会以后,决出了国家名酒17个、国家优质酒53个。但是经过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淘汰,国家名酒到现在也不是百花齐放,部分企业发展了,部分企业则一直往下走,“在53个国家优质酒中,衰落的、被淘汰的更多。在我印象中,能够保存下来并有所发展的,像诗仙太白这种类型的企业也仅有10多家”。

  揭秘期间,沈怡方一直强调对诗仙太白酒的印象很深:“我觉得这酒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香和味组合得非常好,而且口味上很醇厚,回甜、干净,是诗仙太白的一个特色。难得的是,今天的诗仙太白酒仍然保持着当年评酒会上的质量水平,这实属不易。”

  引领渝酒走向全国化

  对于当年的历史背景,沈怡方表示国家名优酒的评选中除了产品质量这一前提外,还要考虑地区平衡问题、部门平衡问题,“当时评酒会专家组中就有轻工、商业、农业三个部门的人员。因此对于获奖产品,省与省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平衡”。

  “当时诗仙太白酒厂属于四川,如果属于今天的重庆,情况则大不一样。”沈怡方说,作为渝酒的代表,从地区平衡角度出发,诗仙太白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国家名酒。

  据了解,除获得国家优质酒外,诗仙太白酒于1959年、1985年两次被选为国宴用酒;1984年、1988年两次获中商部金爵奖;连续4届蝉联四川省名酒,历届重庆名酒、重庆名牌产品;诗仙太白酒业拥有“诗仙太白”、“诗仙太白盛世唐朝”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诗仙太白的发展有目共睹,在2012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排行榜中,诗仙太白以品牌价值32.62亿元排名全行业第63位、白酒类第41位、重庆市第1位。今天的诗仙太白已是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酒类生产企业,为中国白酒工业50强,处于重庆白酒行业领军地位。

  在强势的川酒激烈的竞争挤压下,诗仙太白能够成为重庆市场第一品牌非常不易,可以说区域第一是在五粮液和国窖1573这些强势的川酒品牌碗里抢来的。

  与强者为伍,诗仙太白越来越展现出品质品牌和品种的独特优势。作为渝酒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诗仙太白正担当着引领渝酒全国化的重任。

  对于诗仙太白乃至渝酒的前途和未来,沈怡方寄予了厚望。

  文/许坤

  沈怡方简介

  沈怡方(193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曾任江苏省酿酒协会会长等职,曾受聘在复旦大学、江南大学讲授白酒酿造专业课。受聘为全国第三届白酒国家评酒委员,并负责主持了第五届全国白酒评酒专家组工作。现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沈怡方在总结、发掘、提高、创新我国优质白酒传统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20世纪70年代,其负责的“提高液体发酵白酒质量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奖,同期,结束了北部地区不生产优质白酒的历史。在引进吸收国家名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新工艺,对全国白酒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著有《液体发酵法白酒的生产》、《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白酒生产技术全书》,参与了《发酵工业词典》、《中国酒经》、《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的部分编写工作。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