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酉阳:交通拓展铺就致富路

2013年11月12日04:21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酉阳:交通拓展铺就致富路

建成通车的酉阳钟渤快速通道

南腰界公路村村通

渝湘高速路酉阳段

  ●发展道路客运班线70条 ●新增公交线路7条,投放公交车运力70辆 ●新建城市公交招呼站77个、客运站11个

  ●出租车总数达133辆 ●发展农村客运线路22条,新增运力45辆 ●全县38个乡镇全部通客车,通车率达100%

  ●全县270个行政村通客车212个,通车率达76%,比上年增长20%

  高速公路建设

  打通外联“大动脉”

  2011年,渝湘高速全线通车。这条高速路穿越武陵山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地区,被酉阳当地人称为“扶贫路”,使得酉阳从此纳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对渝东南和湘西人民脱贫致富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今年1月,投资31亿元,全长39公里的酉沿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重庆连接贵州的又一省际大通道,而这将成为酉阳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像我们这样的边远地区,能通上高速路,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少老酉阳人感触颇深。

  “想富就要修路。通过扩展外联动脉,架起酉阳县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酉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看来,在酉阳这样的边远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极大拓宽物流渠道,打破县域交通大瓶颈,是推进县域经济整体“脱贫”的重要举措。

  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交通网络已然成为酉阳县经济建设大动脉,正源源不断把新鲜血液输送到四面八方。

  值得一提的是,为连通酉阳县城和龙潭新城,酉阳县投入28亿元,打通了钟渤快速通道,使两地车程缩短到20分钟以内,为酉阳的进一步提速发展打开突破口。

  据了解,未来5年,酉阳县将重点突出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出境高等级干道为扶助的交通大建设,正积极争取将酉永(酉阳—永顺)、酉彭(酉阳—彭水)高速路纳入全市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打通交通南北向大动脉,彻底破除制约瓶颈,实现全县“内通外联”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

  乡村公路建设

  疏导内通“毛细血管”

  驱车漫步在酉阳乡野,一条条硬化的村道公路将一座座村落连接起来,同时又与城市交通大动脉相连,犹如毛细血管一般,遍布在武陵群山之中。

  “今后路修好后,我们大板营的秀美景色再也不是养在深山人未识了,今后我们打算能靠旅游吃上致富饭呢。”

  “以前的水泥路是真资格的‘水泥路’——下雨天,走在路上,上半身是水,下半身是泥,现在的水泥路好走多了,出个门干啥都方便。”

  “现在路修通了,来我们河湾山寨旅游的人更多了,我们家也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从村民们质朴的言语和致富的喜悦中,可以感受到酉阳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巨变。

  近年来,酉阳县以方便出行和促农增收为出发点,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拉动农村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推进通村公路建设。

  “从今年起,我们根据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实现85%的村通畅目标,让通村公路如毛细血管一般遍布酉阳山野。”酉阳县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酉阳县将“撤并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作为落实市委“22件民生实事”的大事来抓,将以行政村通畅为重点,兼顾安排实施乡镇公路改造,实现行政村100%通畅和自然村100%通达。

  此外,酉阳县还将通村公路建设与国家武陵山交通扶贫规划有机结合,带动公路沿线扶贫开发、资源开采和旅游开发,为酉阳县广大农村发展送去新鲜血液,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加强养护管理

  为群众出行安全拴上“保险绳”

  酉阳县地处武陵山腹心地带,境内山壑广布,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提出了挑战。

  “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在酉阳人看来,无论是“大动脉”还是“毛细血管”,公路的畅通不仅靠建设,更重要的还要靠养护。道路交通硬件完成了,软件还得跟上,只有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才能让道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再穷不能穷交通,再亏不能亏养护。”近年来,在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酉阳县将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作为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对公路的管理和维护,全县路况质量稳步提高。

  “汽车跳,酉阳到。”从前,这句民谚生动记录了当时酉阳县境内道路破损严重的面貌。道路建好了,管护没跟上去,对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从前在酉阳县,道路养护特别是农村公路养护里程长,沿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养护任务繁重,加上受自然灾害影响,对道路管理养护提出了严重挑战。

  为破解这一难题,酉阳县政府积极调动乡镇一级,对农村公路管理实行双重管理,配备专职公路管养员,做到乡村道路天天有人管理,经常有人养护。通过落实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养护职责,积极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公路通行条件,保障公路畅通。其中,为了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加强了安保工程,439公里通村通乡公路新装上了安全防护栏。

  与此同时,各乡镇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自愿原则,利用“一事一议”动员群众农闲时投工投劳轮流养护,参与乡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此外,酉阳县加强了乡镇统筹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每公里养护费用3500元全部落到实处,同时,将全县养护工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现了“有人养、有资金养”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管养过程中,酉阳县还以科技武装自身,打造现代化管养队伍。今年6月,投入60多万元购置多功能流动治超车,并设立了38个现代化农村公路管养站。时下,酉阳县境内的道路破损现象得到极大改观,重建轻养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善,有力保证了群众出行安全和道路通畅。

  酉阳县短途客船

  标准化改造全面完成

  日前,一批统一涂装、统一规格样式的短途客运船在酉阳县酉水河镇正式交接,这标志着酉阳县短途客船标准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据了解,酉阳县境内有乌江、酉水河等主次级河流,河道运输在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以往,当地的客运船都由当地村民自行建造,缺乏统一标准,且多数船只由于年限已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短途客船是联系乡镇和乡村的经济纽带,担负着重要的公共社会功能。”酉阳县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打造一批统一规范的客船意义重大。

  从2012年起,酉阳县地方海事处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县所有的45艘老旧木制船舶的改造任务,新建标准化短途客船39艘,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出行条件。

  新船投入运行后,酉阳县水上交通运力得以满足,群众乘船出行更加安全和舒适,受到了一致好评。

  交委“第一书记”走村串户进基层

  “以前我们的稻米只能自己吃,现在路修好了,以前几元一斤的稻米现在能卖上25元一斤。”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的种粮农户杨茂清喜不自禁。

  花田乡这些年的变化和酉阳县深入推进的“第一书记”制度密不可分。

  去年5月起,酉阳县交委先后派出4位主要干部轮流在花田乡担任“第一书记”,深入到田间地头,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由于花田乡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我们来到这里,主要就是要帮助村民们多修几条路,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酉阳县交委一位担任花田乡“第一书记”的干部表示,在任职期间,不仅帮助当地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同时,由于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外来信息,通过进村挂职的形式,为村里制定更为科学的发展规划。通过发挥参谋、指导、帮扶和带头作用,重点落实好宣传政策法规、改善基础设施等8项任务,助推村域经济发展。

  “通过深入到基层中,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搜集民情,为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一位干部表示,通过“第一书记”制度,不仅要为群众致富增收想办法,同时也提升了自我。目前,酉阳县交委已与花田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建设。

  本版文/李安楠 冉志鸿 王平

  图/李化 吴胜延 邱洪斌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