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03:10 来源:重庆日报
陈景琦作品《清末的朝天门》。
本报讯 (记者 兰世秋)清末的朝天门、西南地区最早的官办气象观测机构都是啥模样?去三峡博物馆看个究竟吧!11月9日,“展纸抒胸臆 泼墨写众生——陈景琦画展”在三峡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了陈景琦的90余幅画作,其中有20多幅以老重庆为题材的钢笔速写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清末的朝天门
城墙外是吊脚楼,江边停满木船
今年67岁的陈景琦是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画展并获奖,曾出版画册《陈景琦画集》和《老重庆笔录》,参与绘制了再现清末民初重庆老城历史风貌的《重庆母城老地图》。
此次展览的作品分为水墨国画和钢笔速写两个部分,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记者在现场看到,《远眺湖广会馆》、《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官邸》、《涞滩古镇小街》、《清末的朝天门》、《测候亭》、《唯一大戏院》等20多幅描绘老重庆的钢笔速写非常引人注目。
陈景琦笔下的《清末的朝天门》,和今天的朝天门一样热闹非凡。画面中,城墙外是密密麻麻的吊脚楼,江边还停满了木船。陈景琦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参照三峡博物馆的一张老照片画的,“那张照片有些模糊了,我还查阅了一些文字资料,尽量还原那个时候的朝天门。”
西南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
上层四角攒尖顶,屋脊起翘
作品《唯一大戏院》前,也围满了观众。画面描绘的是1945年的一天,不少重庆市民在唯一大戏院门外等着看电影的场景。陈景琦告诉记者,画面中唯一大戏院的前身为德育电影院,位于较场坝演武厅(现渝中区磁器街),1937年更名为唯一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唯一大戏院,现已被拆除。
而1932年建于江北嘴的测候亭也出现在了陈景琦的画作中。画面中的测候亭上层为四角攒尖顶,下层为八角形,屋脊起翘。据了解,这座测候亭是西南地区最早的官办气象观测机构。抗战时期,测候亭观测的天气数据,是重庆制订防空袭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如今,它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此外,陈景琦还画了民国时期的轿夫、挑水夫、耍猴人等社会底层人物,以及杀年猪、泡茶馆等老重庆的民风民俗。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4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