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厦门:信息消费时代翩然而至

2013年11月06日08:09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厦门:信息消费时代翩然而至

  “一切不以市民需求为目的的信息消费城市建设,都是面子工程。”一名信息产业专家如此评说。

  厦门的信息消费水平和应用人群数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用信息消费这一国家战略来统筹产业、民生事业、社会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这是厦门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初衷。

  生活新貌

  9月,王先生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每月3G话费套餐包含1.3G的流量和1250分钟的通话费。

  在他的手机中,纷繁的应用软件涵盖了吃、住、行、用、交友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朋友出去吃饭,先看有没有合适的团购,手机支付完不超过两分钟,验证码就会发到手机上,再通过导航就可以找到餐厅。”王先生说。

  从过去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出门知天下事”,到现在位置服务“出行不求人,信息送上门”,互联网正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

  邓建文是较早引入数字家庭的厦门人。近日,记者在邓先生家中,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数字家庭体验。

  记者看到,邓先生的家以高性能的电脑为中心,连接了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MP3播放器甚至安防系统,可实现远程操作以及家电设备网络化。“如果要2分钟后将炉子上的火熄灭,只需要设定一下。”说罢,邓先生拿起智能手机,在远程调控系统上调好时间,目标轻松实现。“远程调控甚至还有故障诊断的指令,数字生活真正把人给解放了。”邓先生打趣道。

  信息消费已融入厦门人的生活。过去,医保卡只能用来看病买药,现在还能借书、买菜;过去到外地出差,人生地不熟,现在“导航+位置服务”贴心又周到;过去到外地旅游,大包小包买特产,现在网购轻松便捷……更便捷的模式还在不断生成。

  经济新驱

  溯源扎带标签、牛耳标标签……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牛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集成芯片植入标签中,用环保材料封装,产品获评2011年度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总经理徐守辉说:“市民拿着手里的购物小票,即可在机器上或登录网站查询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周期。”

  信息消费还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信达物联以高产的实用性专利,成为海西电子标签设计及检测公共平台;宸鸿科技专门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从事触控显示器、触控系统、周边配件的研发制造,去年营业收入逾42亿元……

  “信息消费每增加100元,就能带动经济增长338元。”厦门市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厦门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及应用基础,抢得先机。

  厦门市发改委表示,厦门信息消费热潮涌动,信息产业是开路先锋。

  目前,厦门信息产业基地包括聚焦海峡交流合作、城市管理、产业发展、人文生活、三农发展等五个主题,落脚于智慧海峡、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农村和智慧网络等六大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建设内容包括厦门“宽带城市”、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行业智能应用示范工程、海西数据中心等项目等,总投资约5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重点推进光网城市、海峡枢纽大楼建设,将拉动相关产业投入150亿元,提供不少于1万个就业岗位。

  发展新基

  在教室,电子白板取代了黑板;课桌上摆放的不再是书本,而是笔记本电脑;学生抢答问题时不再举手,只需轻触键盘。通过电脑系统,老师对学生作答和解题思路一目了然。这是记者在同安区阳翟小学的“智慧教室”看到的一幕。

  今年3月,厦门市首个教育云试点项目在阳翟小学启动。厦门市信息化局局长孔曙光说:“教育云系统将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化、均衡化及教学个性化,传统的教育形式正随着信息化而改变。”随着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未来教育的图景更加明朗——学生不论身处何地都能身临其境地参加课堂教学,农村孩子也能和名校老师即时互动,教师教学经验可共享……

  从最初的便民,升级为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水平,厦门的探索积极。

  2009年,厦门就搭建了电子政务云平台,基本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应用网络、应用服务、安全平台。2013年,全市70%以上的信息化项目部署在政务云上,仅统一基础设施一项就节省支出4000万元,有效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缩短了应用系统的部署周期。

  此外,厦门已将全市的公交车、BRT、出租车的GPS数据进行整合,建成城市公共交通平台。市民不仅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网络查询出行信息,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还能帮助市民找回遗失的物品。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