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6日05:29 来源:重庆日报
编号01 陈冰:当代公安战线的“保尔” 陈冰,男,32岁,重庆市公安局北部新区分局刑警支队民警。 2004年,陈冰成为重庆北部新区公安分局刑警。生活一直给陈冰展示着美好的画卷,但命运又常常是那么难以捉摸。2010年4月8日,陈冰在处置一起变压器电房盗窃案时,不幸被1万伏高压电击中,失去了整条右臂! 命运压不跨陈冰。经过高强度恢复性训练,一年半后,他顺利回到了他酷爱
编号15 陶玉玲:爱的奉献 陶玉玲,女,41岁,重庆三峡民康医院综合科及精神科早期干预病区护士长。 喂患者吃饭,患者打翻饭碗,将嘴里的饭菜吐了陶玉玲一脸。她没有生气,去洗了一把脸,换了干净的工作服,重新打来饭菜,耐心地继续给患者喂。 深夜查房时发现一患者上吊,她不顾患者口里浓烈的臭味,毫不犹豫的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最终患者被抢救成功。 身为一位
编号07 侯雪源:身残志更坚 侯雪源,男,45岁,“雪源造型工作室”负责人。 他渴望成为一位舞蹈家,但一次车祸令他落下残疾,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舞台。他没有抱怨,更没有消沉,他坚信,“残疾人照样可以成为命运的主宰”! 经过艰苦的求学,侯雪源掌握了自己的命运。2001年,他担任央视、凤凰卫视主持人宁辛、张正、梁永彬的化妆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特约化妆造型师;2010年,他
编号11 瞿秀泉:传递温暖和光明的人 瞿秀泉,男,40岁,秀山县供电公司职工。 工作中的瞿秀泉踏实、低调,工作之外的瞿秀泉却带了点“急躁”,用两条腿、一双手将温暖和光明送到每一个需要他帮助的孩子身边。 众人拾柴火焰高。瞿秀泉发起组织了“阳光爱心小组”。这是一个以自愿加入、自愿交纳一定资助金的民间助学组织。几年来,其成员已经由开始的几个人增加到
编号16 杨彬:世界和平的使者 杨彬,女,28岁,武警重庆市边防总队执勤业务二科副营职检查员。 2007年,22岁的杨彬参加了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担任值勤官。资料翻译、现场翻译、对外接待,杨彬样样做得有声有色,先后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警察荣誉勋章。 2009年,刚完成第一次海地维和任务回国,杨彬又接到命令,再次奔赴烽火硝烟的维和战场,成为
编号02 陈礼燕:爸爸活一天,我就照顾他一天 陈礼燕,女,11岁,巫溪县双台小学学生。 2010年,陈礼燕相依为命的父亲陈德纯患上了重度肺结核,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年仅8岁的陈礼燕从此开始学习做饭洗衣,料理家务,照顾父亲。 用不起自来水,陈礼燕找了两个小桶接山泉水,平路还好,就是门口那34步台阶常让她把水打倒。 没钱买煤炭,陈礼燕自己上山砍柴,十来天去一次,砍了
编号12 佘长淑:特殊的爱心家园 佘长淑,女,69岁,万州区小周镇大堡村村民。 从1982年把第一位“五保”老人接到家中,到2012年第五个“五保”老人去世,佘长淑用30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特殊的爱心五保家园。 她只是一个农民,丈夫多病,还有4个孩子需要抚养,本来家里就很穷。但她先后将村里没人照顾的五保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一直服侍到他们去世。
编号08 李从书:李从书的“教育梦” 李从书,男,55岁,大足区季家镇青坪村小学教师。 说起李从书,就不得不说说他的“教育梦”——建学校,教学生。 1978年,李从书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立志改变山乡的教育面貌,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并主动要求到青坪村小执教。青坪村小教室是一间土墙房子,老百姓称之为“灰棚”。1980年,土墙房垮了。为了方便村里娃读书,他自己出资50
编号03 陈能伟:守望良知 陈能伟,男,43岁,璧山县欧鹏·璧兰河小区保安。 2013年6月16日凌晨0点30分,璧山县欧鹏·璧兰河1号小区,平静如常。刚刚接班的43岁保安陈能伟,远远地看见一辆越野车开了过来,便主动上前指挥停车。 巡逻了一会,陈能伟又回了越野车位。他凑拢一看,驾驶室的车窗有半截没关上,轻拉车门竟然也开了。驾驶台上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包! 陈能伟决定守
编号17 张利:心在农村的女村官 张利,女,27岁,武隆县巷口镇蒲板村驻村干部。 一个农村女孩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走出了农村,最终却选择回到农村,用张利的话说“没办法,心在农村”。 大街小巷里,她拉赞助,发资料,为的是给村里的贫苦户募集寒冬衣物,为的是给留守儿童落实家长代理制。2012年,她的爱心衣站成功建立,第一期募集到700余件衣物。 既要实干还要巧干。为
编号09 马善祥:为调解事业奉献一生 马善祥,男,57岁,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调解员。 民工工资被拖欠,他第一时间走访、调查、了解情况,直至达成协议。意外伤亡起纠纷,他陪死者家属说话谈心,缓解情绪;又对施工方“换位思考”,动之以情,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24年来,他始终如一的坚持从事调解工作,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累计2000余件,记录调解工作笔记120余本。他还言
编号13 谭俊:不顾水中带电下水救人 谭俊,男,22岁,生前系南岸区聚友快车道汽车美容店员工。 他正处在人生最灿烂的年龄,却不幸离开了我们。 2013年8月14日晚,谭俊和表弟到南岸世纪阳光小区游泳池游泳。7点45分左右,游泳池中突然带电,众人纷纷爬了起来,但有一名小女孩沉在了水底。没有丝毫犹豫,本已上岸的谭俊跳了下去。最终,小女孩获救了,但谭俊却走了。 他的
编号04 陈炜:“攻心专家” 陈炜,女,41岁,九龙坡区公安局华岩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 2011年1月29日、30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与法》栏目以《噩梦醒来》为题,连续两天深度报道了这位“镇得住坏人,帮得了百姓”的美女所长的感人事迹。 会谈心、真交心,是陈炜的特殊本领。对待逃犯和家属,她推心置腹地介绍自首从轻原则,打消他们的顾虑,促使主动投案;对待获释人
编号14 唐彬文:为了孩子们的梦想 唐彬文,男,20岁,重庆师范大学学生。 2011年7月,还是高中生的唐彬文和来自北京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一道来到了四川乐山、贵州荔波等地支教。当唐彬文问起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时,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打工!”孩子们认为,父母都在打工,只要自己打工就可以和父母在一起了。唐彬文受到震撼,决心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从此,组织“爱心捐书
编号18 郑建伟:给梦想插上翅膀 郑建伟,男,29岁,西南地区首位盲人研究生。 解放军、警察、艺术家……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从小生活在黔江城,先天双目失明的郑建伟也有着同样的梦想。 郑建伟7岁开始就读重庆盲校,15岁时从盲校毕业,顺利考入山东青岛盲校高中部。2001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成为当时黔江区首位盲人大学生。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顺
编号10 孟建:热心无偿献血的志愿者 孟建,男,34岁,合川区龙市镇人。 从1999年第一次走上献血车至今,孟建已无偿献血14年,总计献血14400毫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总的血液量在5000毫升左右,而孟建献出了自身3倍左右的血液。 他还是宣传无偿献血的热心人。2009年,合川区红十字会成立了无偿献血总队社区支队,志愿者们推举他为队长。3年来,他组织志愿者们经常进行无偿献血
编号05 陈泽荣:三个“土”规定赢得乡亲们的信任 陈泽荣,男,48岁,江津区朱阳镇板桥社区党委书记。 1982年,17岁的陈泽荣外出打工。他踏实肯干、勤奋努力,古道热肠。2008年,他开起了自己的劳务输出公司。在他的帮助下,几千名务工者找到了工作,改善了生活。 在他的公司,有三个“土”规定:一是下个月15号之前,一定要兑现工人们上个月的工资;二是工人只要家中有红白喜
编号19 钟黎:建设交通行业的铿锵玫瑰 钟黎,女45岁,渝中区建设交通委员会纪委书记。 2010年底,钟黎调任重庆市渝中区建交委纪委书记,分管招投标工作。上班第一天,她就叫齐家里的所有亲戚宣布:“不论是谁,送礼一律不收,说情一律无效!” 她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7月,区建交委原建管站站长林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此后钟黎的手机便响个不停,有诱惑、有暗示、
编号06 邓厚双:小小男子汉撑起一个家 邓厚双,男,9岁,巫山县双龙镇龙雾村小学学生。 9年前,他的父亲因煤矿事故瘫痪在床。3年前,他的母亲又带着12岁的姐姐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从那时开始,6岁的邓厚双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3年来,小厚双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起床,抹屋、扫地、做饭、洗碗、给父亲清洗身上的褥疮、搬父亲上下床都是他一个人完成。走进他家的红砖
编号20 钟前进:跋山涉水为患儿 钟前进,男,45岁,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外科主任。 2012年12月30日上午,大坪医院手术室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钟前进正在有条不紊地手术。3个多小时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多年的益西尼玛手术圆满完成。益西尼玛的父亲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紧紧地攥着钟主任的手。 自2010年起,钟前进带领他的医疗队员们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
本报讯 (记者 张莎)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13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经过前阶段的社会推荐和评审委员会初评,产生了20位提名人选。从11月6日开始,市民可以通过纸质、手机、固定电话和网络等方式,投票选出10位最让自己感动的平民英雄。
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到今年已是第八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各区县宣传部门、市级机关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及市民的推荐,评选活动办公室今年共征集到推荐人选245名。推荐人选最大年龄为90岁,最小9岁,职业涵盖公务员、军人、警察、医生、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私营业主等。
评审委员会经过两轮评选,最终确定向社会公示的20位提名人选,他们中有默默奉献、为民解忧的基层干部;有热爱本职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行业标兵;有充满爱心、热衷公益、见义勇为的好市民;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楷模;有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梦想、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典范。从11月8日起,全市各媒体将重点报道他们的事迹。
为方便市民投票,今年活动组委会在原有纸质投票、短信投票、固定电话投票和网络投票等投票方式的基础上,增设了微信投票和明信片投票。市民可以在11月6日至30日期间,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投上宝贵一票。
2013年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
20名提名人选事迹简介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