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3日07:57 来源:黑龙江日报
营造多元公共服务空间,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联系,让社区成为惠民便民的服务枢纽。今年,鹤岗市工农区改善管理模式和硬件设施,在6个街道办建成5个新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这里敞亮,窗口多,不用排长队,服务态度也好。”在新南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办理医疗保险登记的居民刘世柱说。按下服务评价器“非常满意”按键,刘世柱对此次服务的评价就被系统记录下来。
今年以来,鹤岗市工农区全面改进社区工作,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投资2600万元建立新南、红旗、育才、新鹤和湖滨等5个社区服务中心,将社区公共服务全部纳入中心,在周边成立服务站,打造15分钟服务圈。取消街道办事处审批环节,提升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新建成的新南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图板公示服务流程和项目,大厅电子屏发布就业、社保等方面信息,网络平台可供社区群众登录查阅,群众办事不“蒙眼”。“建立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就是为了便民惠民,提升社区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工农区区长于立辉介绍说。工农区正逐步完善“区政府—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把办公地点设在老百姓家门口,让群众办事省时间、少跑腿儿。
在新南社区服务中心3楼乒乓球室,78岁的苗松五正挥拍和球友切磋球技,“一周至少来五天,走10多分钟就到了,这里环境好,锻炼身体、结识新朋友,很幸福。”
建设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工农区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新南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在一楼大厅办公,楼上三层功能间,全部给社区群众使用。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公共服务大厅、群众工作中心、体育健康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办事大厅力争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可办理劳动保险、社会保障、帮扶救助等手续,各功能室提供就业、法律等咨询和服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健康屋等设施完备,学生放学有“放学吧”,老人白天无人照顾可来日间照料室。居家养老呼叫中心从为本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开始,向全市延伸和辐射,提供家政、陪购等生活服务。服务中心还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剪纸、编制、十字绣等手艺人在这里一展技艺。
在工农区各社区,在职党员必须到社区“报到”,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协助社区解难题、献计策。“我们还要开设居民议事会,通过居民代表议事,实现居民自治,研究解决社区事务。”于立辉介绍说。
为把服务做细,工农区对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百户左右设一名网格长,一线掌握社区民情民意。“一中附近有段坑洼路,向上反映后市里召开现场会,多年坑洼路变成硬板路,群众很满意。”工农区副区长、新南社区服务中心街工委书记刘信英介绍说。大学毕业生高鹏是欣虹社区的一名网格长,每天为网格内的群众忙活,小高感到很充实,“网格内家家户户情况要了解,百姓的困难要及时向上反映解决,事儿挺多的。”
在工农区,网格长和在职党员都有一张暖心联络图,明确自己联系服务对象,掌握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情况,使温暖覆盖整个辖区,不留死角。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