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06:27 来源:新华日报
据媒体30日报道,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杀医案发生后,该省卫生厅一位副厅长表示,将于近日下发保障医疗安全的相关文件,建立包括安检在内的必要防护措施。
透过温岭血案,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不仅是出现医疗事故、产生医疗纠纷的风险,更包括由医患冲突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尽管面对病魔时医生是强大的,但当昔日的患者拔刀相向时,他们又是柔弱的。在医疗场所实施安检,初衷无疑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试想一下,如果连医生自己都没有安全感,他们又怎么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从这一点上说,实施安检既保护了医生,也有利于患者。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只是突发恶性事件之后的应急之举,绝不是保护医生、缓解医患矛盾的“良方”。安检进医院,或许可以暂时为医护人员筑起一道保护屏障,但长远来看,也有其负面效应:一方面,安装安检设施,必然要增加投入,这笔钱不管是来自财政还是医院,最终或多或少都会转嫁到患者头上;另一方面,医疗场所戒备森严,非但无助医患之间建立信任,相反,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下,彼此会更加提防猜疑。事实证明,多少血案恰是因此而起。
那么,什么才是医护人员真正的“护身符”?那就是重建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认同感。有人说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医疗体制,这固然有道理,但若仅仅归咎于体制,任何问题最终都会无解——体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独自能改变的。事实上,除了体制,全社会对医疗知识的匮乏、对医护人员的误解,也是医患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恰恰是每个人可以主动做出改变的。
医者仁心,医护人员被称作“白衣天使”,肩负救死扶伤之责。无论何时,“白衣天使”都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牢记一点:医生与患者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病魔,若医患冲突不断加剧,医患双方都会成为受害者。诚然,现在确有医生开大处方、收红包,但这毕竟只是少数人的不良行为,上不了台面也不被允许,不能因此将所有医生污名化;看病难看病贵是不争的事实,但医护人员不应为此承担主要责任,更不能因此成为发泄口、替罪羊。尤其是对有些病症,人类尚无法全面认识,亦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能指望进了医院看医生,就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当然,医护人员自己也要对得起“白衣天使”这个称呼。坦率说,患者并不奢望医生将自己视为亲人,但他们也无法忍受被视作“一堆坏了的肉”“一块可宰割的肉”。医护人员应该恪守职业道德,珍视自己的职业荣誉,在诊疗过程中,多从患者的角度想想问题,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慈悲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良知未泯,没有人会伤害那个解除自己病患痛苦的人。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