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城乡手牵手 幸福快步走

2013年10月30日04:38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城乡手牵手 幸福快步走

  在涪陵区石沱中心校前不久举行的教育开放周活动中,家长对学校满意度高达95%。有百姓直言,学校与涪陵城区第三小学合作办学后,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城里的老师来啦!”

  一年前,涪陵区把石沱镇中心校纳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学校,与涪陵城三小合作办学,在当地乡村传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在涪陵区教委质量抽测中,石沱中心校的语文成绩破天荒地获得第一名。“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校长龙建波很是感慨,尽管试点才一年,但明显感受到学校实力的提升。“学校完全可以和城里的学校媲美,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有了保障。”有不少家长表示。

  不难发现,学校变化的背后,是涪陵区教育智慧的体现。让城乡学校“牵”起手,一方面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大融合,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城乡交流和优势互补,大大提升了乡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

  从取经到被取经

  “关爱”理念深入人心

  2012年9月的一天,一辆来自城内的大巴车缓缓开进石沱中心校,学校全体师生欢呼起来:“我们终于把城里的‘亲戚’盼来啦!”

  自此,涪陵城三小与石沱中心校的合作办学打开了密切合作之门。

  合作办学,是涪陵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的一大创举。龙建波表示,学校将乘着这次改革的“东风”,借力登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究竟该如何借?怎么做?

  “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合作双方多次找差距、寻切入点。石沱中心校作为全区唯一一个被授予市级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培养实验学校”的优势跃入眼帘。

  反复磋商之后,双方最终确定将关爱教育确定为石沱中心校发展特色。此后,又编写了校歌,设计了校徽校旗,整理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十二大体系,编写了《关爱教育办学指南》、《关爱教育阳光乐园》两本指导性书籍。

  让石沱中心校感动的是,涪陵城三小从吃紧的经费中拿出3万元,为学校添置了电子白板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并每年固定对石沱中心校贫困学生进行爱心捐款,同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

  “我最喜欢城里的小姐姐,她不仅送我许多学习用品,而且还告诉我许多新奇好玩的事儿。”石沱中心校的李娜(化名)和涪陵城三小的王莎(化名)在帮扶对子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据介绍,去年两所学校共结成这样的帮扶对子10对。

  为进一步凸显石沱中心校留守儿童教育特色,城三小着重帮助其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学生宿舍的各种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留守儿童项目实验。2013年6月,在石沱镇中心校召开的渝西片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交流会上,石沱中心校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会后,有不少区县对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很感兴趣,表示将专门找时间到涪陵区取经。

  从学皮毛到掌握灵魂

  教师变化翻天覆地

  “翻天覆地”,这是石沱中心校陈莲老师在涪陵城三小交流任教1年后的最大感受。

  她觉得自己“事业心更强了,视野更开阔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熟练掌握了”。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教育观念的提升,她说,感觉悟到了教育的“魂”。

  “教育要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陈莲说,她的班上开学时来了这样一个小朋友,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无精打采谁都不理。老师费尽浑身解数孩子仍无动于衷,最终索性“冷”下来,暗地里观察,适时而上,和孩子拉近了距离。

  在石沱中心校教师到涪陵城任教三小的同时,城三小的李志强、周洪等名优教师带着各自多年积淀的教育教学功底与经验,满怀希望地奔赴合作学校。

  一场简单的“师徒结对”仪式将教师们捆绑在了一起。

  由涪陵三小各部门领导、骨干教师、名教师当“师傅”,石沱镇中心校相应的部门领导及青年教师当“徒弟”,去年已有15对师徒结对。

  “从进校园那刻起把自己当做‘石沱人’。”李志强表示,除了当好沟通交流的“纽带”之外,还把自己收藏的教育专著赠送给当地教师,帮助他们更新教学观念。

  “涪陵城三小的老师们给我们一次次心灵的触动。”石沱中心校的老师说,他们的备课明显充足,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强。不管是在课堂上观摩学习,还是每周开展教研,两所学校的老师在一次次的接触中,感受着成长的快乐。

  “感觉工作劲头更足了,教学方法更灵活了,教研能力强了。”据介绍,目前,石沱中心校共有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3个。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薄弱学校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明媚阳光。

  文/谭茭 胡忠英

  链接

  瞧,孩子们的书法有模有样!

  今年4月,石沱中心校举行了首届合作办学“关爱杯”现场毛笔书法大赛,78位学生参加了比赛,展现作品百余幅。“能够在短短一学期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效果,非常满意。”涪陵城区第三小学校长聂心勇很是欣慰。这位数十次深入石沱中心校调研交流的教育人笑了。

  而在这之前,学生娃娃连笔都不会拿。来自城三小的杨波老师说:“学生们大多都没接触过书法,更别提培养兴趣了。”

  “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如期举行活动。”没有基础,老师们从最简单的开始;没有电子展示板,老师们手把手教。杨波老师更是抽出午休40分钟对学生进行培训。这一下就坚持了2个多月。出乎所有人意料,在2013年涪陵区网络赛中,石沱中心校有5幅作品入展获奖,居农村学校获奖第一名。这一成绩得到涪陵区书协网络展秘书长王玲好评:“在乡镇学校中独树一帜,难能可贵。”

  如今,步入石沱镇中心校,墨香阵阵,孩子们的书法作品被裱在墙上,随处可见。“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关注,感到很自豪,我更爱学习书法了。”学生们高兴地说。

  “五抓五促”共圆均衡教育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又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石沱中心校以试点校建设为契机,推进合作办学,共圆均衡教育梦。

  在这一过程中,涪陵区教委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合作办学和留守儿童工作,解决实际困难;相关科室经常深入到学校了解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如何实实在在推进合作办学。

  合作双方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深入调研,集体研究拿出对策和方法,拟定相关规划和方案。不仅如此,学校按照“五抓五促”总要求,扎实开展合作办学,从抓师资培训、抓科研强校、抓社团发展、抓校园文化、抓科学管理等方面促教育优质均衡。

  短短一年时间,石沱中心校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育人氛围更浓了、关爱实验项目更规范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更高了……合作办学让农村娃确确实实能够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