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06:33 来源:吉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赵联洗通讯员李吉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是不是走过场、讲排场?民警在为人民群众服务过程中是不是周到细致?公安机关窗口单位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日前,省公安厅党委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诸如此类问题,跟群众交流,跟老干部谈心,与广大基层民警沟通,深入查摆问题,认真改进作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向典型学习,查找自身与先进典型的差距。近日,省公安厅机关礼堂内掌声雷动。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全省公安派出所群众工作事迹报告会。从调解邻里纠纷,到扶助贫困家庭;从走访群众,到加强社区治安防控,5名基层民警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群众工作“秘笈”。社区民警马旭坤、驻村民警徐景和、80后女社区民警许晶宇等人,生动真切地讲述了自己扎根基层、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感受和经历。
“5名同志无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都为了更好地服务 群众而不遗余力,把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和人民群众,很值得大家学习。”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韩沐恩在报告会后深有感触:“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做好每一件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同时,省公安厅党委分批次深入到基层单位,倾听群众心声。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征求意见座谈会,真诚听听老前辈、老领导、老同志的想法。他们还把公安特邀监督员请到厅机关,真诚听取关于改进各项公安工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立峰在省公安厅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提出一条建议:有些群众交通违法之后,却长时间不知情,公安机关能不能想办法推出一种“交通违法信息及时告知”便民举措?
这个提议得到了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黄关春的高度重视。黄关春当场责成交警、信通等部门搞好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限时2个月内推出此项便民举措,最终,仅用1个多月就完成了系统建设。如今,全省广大驾驶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语音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全方位享受免费的交通违法信息查询和告知服务。按照规定,交通参与者可在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后的13个工作日内查询到相关违法信息。省公安厅还专门对客车、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违法行为实行及时电话告知。
继此项举措之后,10月中旬,省公安厅对厅机关越野车实行集中管理。只在厅机关配备10辆越野车,按照派车制度统一调度使用,原则上只用于赶赴案发现场或基层调研等长途公务活动,不得在市区内使用。
窗口服务工作,关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和实际利益。综合征求群众意见和民警建议,省公安厅把提高户籍民警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当作一件大事,在9月下旬推出了加强和改进户政系统窗口服务工作的10项措施。
据了解,省公安厅依托网上督查系统开展不定期巡查和每季度一次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工作漏洞。集中在全省派出所业务办理窗口统一安装群众满意度评价器,把对窗口服务质量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实现了“满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来源:吉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