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宋庆龄在渝 联合抗战的岁月印记

2013年10月28日05:07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宋庆龄在渝 联合抗战的岁月印记

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外貌。(市文物局供图)

  本报实习生 杨晨

  在两路口新村5号,有一处欧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在周边耸立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它显得格外典雅。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曾是保卫中国同盟总部(以下简称“保盟”)旧址,也是战时宋庆龄在重庆的旧居。

  这所宋庆龄在重庆生活、工作了4年多居住的小院,今年已晋升为第七批“国保”。近日,记者走进“保盟”旧址,寻找它与宋庆龄关于联合抗战的岁月印记。

  首次来渝

  为联合抗战打下基础

  “保盟”旧址是1936年德国留学回国的工程师杨能深所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60平方米。记者看到,楼前伫立着宋庆龄的庄严的塑像,前排小巧玲珑的扇形草坪,将小院装饰得分外美丽。两边栽满了四季常青的小树,中间有一座二楼一底的中西式砖木结构小楼。

  旧址由三部分组成,主楼为宋庆龄及“保盟”总部用房,后楼附属建筑为工作人员用房,房后有一个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防空洞。1939年该房曾被外交部租用,一度用作接待外国客人。

  1940年3月31日,宋庆龄第一次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宋庆龄决定赴重庆,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而是为联合抗战打下基础。“用行动实现团结、统一、联合抗战的理想。”宋庆龄在《渝行观感》的谈话中阐明了她的这一观点。

  宋庆龄在重庆短短的几十天里,前往歌乐山第一儿童保育院探望了战争中收容的孤儿,到医院慰问伤兵……据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重庆之行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看成是中国团结抗战的象征。

  “保盟”在渝重建

  坚持抗战4年

  宋庆龄办公室、“保盟”会议室……记者在陈列馆中逐一探寻着在“保盟”留下的历史印记,它们仿佛在轻轻地诉说着那些承载着抗战岁月的记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宋庆龄从香港再次来到重庆。此行,宋庆龄是想在重庆重建“保卫中国同盟”。“保盟”是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邀请中外著名人士发起筹组的,吸收了国内外各党派、各阶层人士参加,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统战组织。

  起初,宋庆龄在重庆没有住房,只好暂住大姐宋霭龄家。宋霭龄的丈夫是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孔祥熙,宋庆龄在孔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孔家仆人的监视,她根本无法开展“保盟”工作。而后,她辗转搬到两路口新村3号(现两路口新村5号),不停地写信发往国外,邀请原“保盟”中央委员会成员速来重庆。1942年8月,“保盟”中央委员会在重庆重新建立。

  “重庆是战时首都,在国统区开展“保盟”工作非常困难,常常遇到国民党的重重阻力。”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在“保盟”办事处——宋庆龄寓所周围,常常有特务监视,机关刊物《保盟新闻通讯》受国民党限制,得不到许可,加之战时国内物价飞涨,“保盟”工作更加困难。但宋庆龄毫不退缩,运用她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冲破国民党的种种封锁,不断争取国际援助。

  “保盟”在重庆坚持抗战四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11月,宋庆龄离渝返沪,“保盟”也随之迁往上海,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仍由宋庆龄主持工作。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