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开着“毛泽东号”去追梦

记者 陆娅楠

2013年10月28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毛泽东号”机车,是中国唯一以领袖名字命名的火车头。自1946年10月30日命名,历经蒸汽、内燃、电力三个时代、四次换型,始终刷新着中国铁路机车安全行驶里程的纪录,被誉为“中国第一火车头”。

10月18日晚,记者登上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与三位年轻司机一起追梦。

安全冠军

23点07分,“毛泽东号”机车从丰台机务段驶出,机车出库仅两小时,还没驶出北京五环路,副司机李博已经上上下下巡检了五次机车设备。

“我们‘毛泽东号’的安全纪录可不是侥幸得来的!”添乘的第十一任司机长赵巨孝,上车前也围着机车默默敲打了一遍。

截至今年8月,“毛泽东号”机车已安全走行9411432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近231圈无事故,始终保持着中国铁路货运机车安全行驶公里纪录。

赵巨孝仍清楚记得,初为“毛泽东号”司机时,他只花了一袋烟的工夫便巡检完毕。回到司机室,赵巨孝发现时任司机长的葛建明迟迟未归,便重入闷热的机械间。只见葛建明正俯身拧紧角落的一颗螺丝,鬓角的汗珠缓缓淌下。“仔细巡检已经成了大家骨子里的习惯!”赵巨孝说。

技术高手

今年4月8日,司机贾志成、崔艳超驾驶“毛泽东号”机车时,忽然发现远处的接触网电线上落着塑料布,一旦机车快速通过,就会剐坏弓网,造成电网断电,进而造成京九铁路全线运行受阻。贾志成、崔艳超二人迅速测算停车距离。应急时间不到一分钟,制动距离就要800米,紧急停车肯定来不及了,二人果断降下受电弓断电,靠惯性滑行通过,再升弓继续运行,并将该情况及时汇报给前方车站,派人处理。“毛泽东号”又一次顺利化解行车事故风险,保证了整条京九线的畅通无阻。

责任尖兵

0点20分,天空落下雨来,李博喝了口浓茶提神。28岁初为人父,儿子刚满3个月,正需人照顾,可他却常常不在家。

去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为了不耽误“毛泽东号”21点出发,家住顺义的李博不到12点就出门赶往单位。漫天大雨很快淹没了大街小巷,此时,通向单位的唯一隧道已被大水填满过半。李博与一起出乘的李成斌、韩玉乐硬是一起摸黑游了过去。

21点,“毛泽东号”准时出乘。“宁叫机车等命令,不叫命令等机车”,这是“毛泽东号”班组传承了半个世纪的承诺。

爱车胜家

“大家向来爱车胜家!”赵巨孝突然想起了“快车胡”——跟随“毛泽东号”入关、车组里唯一住过中南海的司机胡春东。在朝鲜战场上,他拉着装满燃料和弹药的列车英勇地闯过敌机的轰炸,准时到达前线。建设时期,他又扎实钻研,推行了机车组独有的“好快狠稳准”操纵法,为后来车组建立完善的《电力机车30字安全值乘作业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6年冬,身患尿毒症的胡老已不能行走,却执意坐着轮椅来到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文化广场,亲眼看了看车组的年轻人,摸了摸停放在展台上的“毛泽东号”机车。不久老人离世。临终前,老人已经认不出人了,嘴里却不停地喊着:“我的火车,我的火车来了,我看见‘毛泽东号’来接我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28日 12 版)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