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地壳一号”路过吉林

2013年10月21日03:17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地壳一号”路过吉林

  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缪友银实习生吴亚丹)今天9时30分,在京哈高速吉林省陶家屯服务区,50多辆重型拖挂车发动引擎,轰鸣中,短暂休整的中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地壳一号”继续启程,缓缓驶离吉林省。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由吉林大学自主研发,四川宏华集团建造完成。10月15日,这个设计装机高60米,总体积6000余立方米,总重量达1500多吨的庞然大物被“大卸八块”,从四川广汉启运,越秦岭,过中原,北上京津,纵贯松辽,直奔黑龙江省安达市松科2号井场。

  “‘地壳一号’运抵安达市后,将经过40天的组装调试,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其设计井深6600米,将实现国内大陆科学钻探的重大突破。”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地壳一号”万米钻机课题总负责人孙友宏说。

  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的程度。在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中,吉林大学承担钻深能力达1万米的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研发。2009年申请立项,2010年进行前期准备及方案设计工作,2011年12月20日,“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主体在四川诞生,并顺利通过验收,这是国内最大的大陆科学钻探钻机。正由此,我国实现了“挺进地心第一步”。

  “将我们想要的东西从地球深部10公里深度的地方拿出来,这并不容易。钻杆在地面上看起来很硬,但到了那么深的地方后,就像一根面条一样。用这根‘面条’头,把里面的芯取出来,很难。”研发团队成员黄大年教授回忆研发之路时说,我国多块体多阶段拼贴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导致地壳结构与组成十分复杂、地质地貌景观差异巨大,这是深部探测中首要的科学难题。面对众多复杂的技术难题,吉林大学研发团队并没有退缩,而是夜以继日地攻关克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终于研制出“适合复杂地层取心钻进、多工艺钻进方法的深部钻探专用钻机”,并且在现有的石油钻探设备基础上,自主研发出数套关键技术。其中,全液压顶驱装置、全自动化摆排管装置和高精度自动送钻装置,更成为闪闪发光的创新点。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一项集科学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也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系统集成,对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地球探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地壳一号’的成功,是‘校企合作’的成功,也是协同创新的成功。”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说。

(来源:吉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