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04:41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在女儿家“躲了”大半年后,83岁的尹朝珍老人终于搬回了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得胜街150号的老房子。看到昔日布满“牛皮癣”的楼道被粉刷一新,堆满墙角的杂物消失了,往日下陷的下水道井盖也全部更换,尹朝珍老人乐开了怀:“老邻居告诉我老房子大变样了,让我赶紧搬回来,还真没让我失望!”得胜街150号的变化仅仅是几江街道老旧楼院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院坝会”里倾听民意做实方案
几江街道位于江津区中心地带,共有10个社区,其中90%以上都是上世纪建成的老旧小区、楼院。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物业公司,小区、楼院内的环境“脏乱差”,管理混乱,居民很不满意。“群众利益无小事,综合整治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因此整治势在必行。”几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夏祖海告诉记者,老旧楼院的环境综合整治是该街道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
从张贴公开信,到召开居民会议、业主大会、院坝会……整治方案涵盖了小到收取保洁费的多少、何时收等细节近千条,每一项措施都由居民代表协商得出,并全程接受居民监督。难以计数的协商会议、调整方案,每一个整治的细节都来自社区居民。
“准物业”中摸索环境管理新办法
“准物业”不以营利为目的,推行“低标准、低收费、适度补”,几江街道主任杨栋群介绍道,经过大量调研后几江街道推出了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准物业”管理模式。今年5月,该街道在小什字等3个社区的3个小区分别开展了“准物业”管理试点。楼院长向居民收取保洁费,聘请保洁员进行清扫,街道给予一定补贴。未来还将组建一支稳定的督导队伍,完善楼院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小什字社区黄荆花园的住户属于第一批受益者,不亮的感应灯修好了,老楼低层的窗前杂草被清除了。“准物业”成立不到一个月,200余户居民享受到物业化管理带来的好处。目前,该管理模式已在几江街道所有无物业老旧楼院全面铺开。
“楼院长”制度让楼院有了带头人
“我们这栋‘老古董’不是小区也没物管,但涉及到大家的事,总得有个人出来牵头不是?现在有了这个‘官方’身份,管起来也有底气了。”家住怡然街184号的张世钟告诉记者,因为平时热心社区服务的老张被楼院的居民们一致推选成楼院长。
今年5月,几江街道辖区内57个无物业管理的住宅楼院通过召开住户代表大会民主推选了楼长、院长,覆盖居民11365户,这些以“脏乱差”著称的“无主”的楼院有了带头人。各社区还根据实际在社区中建立党小组和党支部,与楼院长共同管理楼院。综合整治中的楼院长制度既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促使社区环境不再依靠“一阵风”式的整治,也通过自主管理的思路将社区党员整合到一起发挥作用。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