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9日04:45 来源:重庆日报
国庆长假刚过,各地都在盘点假期旅游收入。7天假期,确实起到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但国庆节里绝不能只有“黄金”,绝不能异化为只有“购物节”、“消费节”。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一个人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是自己的生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是国家节日。国庆节要体现国家的精神,体现人民对国家的情感。但现在我们的‘国庆’、已经‘看不到国家’,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此种忧虑和担忧不无道理,国庆节的精神内涵渐行渐远,已经严重商业化,处于“说似有时近似无”的尴尬境地,背离了国庆的本真。
国庆节放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纪念这个日子,而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每年的这个时候,从政府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民众,共同纪念国家的生日,品味中国人站起来的自豪,体会中国人顽强奋进的气概,体会祖国和我一起前进的欣喜……使人们在庆祝国庆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感怀,多一些升华。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国庆日或独立日,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庆文化。在国庆期间,多会举行文化活动、全民庆祝纪念活动,即使有商业活动,也是为文化活动服务的。在俄罗斯,国庆节被称为俄罗斯日,已经成了这样的传统:人民大联欢、广场演出、体育比赛、音乐与娱乐活动增多;在加拿大,大批加拿大人喜欢在国庆日游行时穿上有代表性的枫叶服装,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连雨伞、眼镜也都是枫叶的造型,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国庆节不能被商业气息所裹挟。满大街都是商品促销,商业味是越来越浓了,而文化味却愈来愈稀薄,甚至人们除了到商场逛逛、景区玩玩,不知道该怎么“欢度”这个节日。以至于一些人对过国庆节感到无所适从,其实这种现象背后凸显的是一种节日精神的失落——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代替了对国家的感恩,一味地强调休闲娱乐代替了纪念,国庆的节日内涵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日渐干瘪化、空壳化。
过好国庆节,不妨多举办些纪念活动,给民众打造更多纪念国庆的平台;对普通民众来说,不妨将纪念与休闲结合起来,让假日过得更丰满,更有意义。其实,如何过国庆节,在一定意义上也能体现文明与进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语境下,我们比以往更需要重塑国家意识与感恩情怀,那就从找回国庆节的精神内涵开始吧。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