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8日05:29 来源:重庆日报
渝北商圈错位发展,满足了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图为嘉州商圈的中渝国际都会购物中心。记者 王伟 摄
本报记者 王伟
“现在我们购物可以不用专门去解放碑、观音桥挤了,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庆期间,家住渝北冉家坝的年轻白领陈楠,和几名同事一道前往嘉州中渝·国际都会采购时如是感慨。
自从今年8月底,渝北嘉州商圈被确立为主城区核心商圈以来,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粉丝”的光顾。而嘉州商圈只是渝北区商圈错位发展战略的一个环节。
核心商圈集聚高端服务业
“解放碑商圈和观音桥商圈,我都再熟悉不过了,可嘉州商圈还不算熟悉。”对于嘉州商圈,陈楠和不少市民都有些陌生。
作为商圈,嘉州究竟有哪些优势?渝北区商委主任刘章权做出了解答:嘉州商圈东西分接冉家坝和黄泥塝地区,南连观音桥商圈,北靠两路城区、北部新区及北碚区广大区域。
“嘉州商圈是渝北区‘十一五’末着手规划打造的都市核心商圈,定位为集商贸商务、文化休闲、金融总部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刘章权说,嘉州商圈是渝北区加快“一线两圈三片”商贸服务业发展、打造千亿商贸大区的主阵地。“一线两圈三片”中的“一线”即渝都大道沿线,“两圈”即龙溪、两路空港都市核心商圈,“三片”即龙山、龙塔、空港新城片区。
据介绍,嘉州商圈的主体——中渝国际都会等项目建设规模达270万平方米,涉及商务办公、金融、五星级酒店、商场及娱乐等,台湾新光三越、新世界集团瑰丽五星级酒店、万豪国际集团丽思卡尔顿酒店等知名品牌与商家已签约进驻。
“嘉州的定位是以商业和商务为主的商圈模式,区域内既有金融总部,也有高端商业。”刘章权说,这种发展模式与解放碑关注高端商务、沙坪坝以文化为主的规划有所不同。根据规划,中渝国际都会项目及周边项目建成后,凭借高端商业及购物中心、高端商务写字楼群、五星级酒店和国际公寓,将形成具有复合城市功能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在建设市级核心商圈的同时,两路空港商圈也在悄然兴起。两路空港商圈核心项目——金港国际购物中心入驻普拉达、迪奥等国际一线品牌50个,被市外经贸委、市商委、市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市唯一的“欧美进口消费品重庆示范商城”。去年,嘉州、两路空港商圈完成社零总额113亿元,占全区总额的33.2%。
社区商圈为居民提供便利
“我不喜欢逛大商圈,牌子货虽然好,但价钱也吓人。”对于家住龙溪街道松牌路锦绣社区的刘素琴来说,社区菜市场似乎更接“地气”。
刘素琴的老公是企业职工,儿子也刚参加工作。每天的晚饭,对于刘素琴来说,算得上一件“大事”。以前,下班跑菜市场买菜,刘素琴最快也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不到20分钟就能买到所需的食材。不仅如此,在锦绣社区,还有一个万能的“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平台。居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保姆、陪护、月嫂、小时工、家电维修、老人生活照料、医疗陪护、紧急救援等家庭服务。同时,居民们还可以在这个平台,缴纳水电气和电话、电视费用,并可收发快递,进行网络购物等。
“合理规划建设社区便民商圈,也是渝北商圈体系的重要支撑。”刘章权介绍,渝北按照方便快捷、消费安全、群众满意的要求,依托街道社区,以2万人左右居住片区为基本单元,以沿街式商业布局为主、组团式为辅,以商业集聚区的社区综合超市、菜市场为核心,以15分钟路程为服务半径,以人均商业面积1平方米、10种必备业态和5种选择业态为基本标准,规划了32个类型多样的社区便民商圈,形成了多功能、多业态、全覆盖的便民商圈大格局。
镇级微型商圈方便村民购物
1个场镇商业服务中心、1家连锁超市加农贸市场、1家知名餐馆和星级农家乐——这是渝北镇级微型商圈的主要设施。而这样的微型商圈,给洛碛镇高桥村村民王兴奎带来的便利是无以言表的。
8月20日,王兴奎的妻子产下“千金”,在给全家带来喜悦的同时,孩子母亲奶水不足,却让年轻的父亲犯了愁。
“买配方奶粉,在城里都不是问题,但在村里却成了麻烦事。”王兴奎说,进城购物至少要花大半天时间,自己是靠打工吃饭的,请假一天去买奶粉实在“恼火”。再加上奶粉、尿不湿都不便宜,多买些囤积在家,对村里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王兴奎来到了洛碛镇的自选超市,没想到这里的婴儿奶粉不仅齐全,而且有多个品牌可供选择。
“骑摩托10分钟就能到镇里,近200元的奶粉,可以让孩子吃完一罐,再买一罐,这样,经济压力小了很多。”王兴奎说。
在渝北,镇级微型商圈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规模适度、业态合理、管理规范、舒适便捷的要求,突出购物服务、休闲娱乐等七大功能,以大型商业设施为重点,以乡镇商贸“五个一”为抓手,已建成投用龙兴、洛碛便民商圈,而统景便民商圈可于年内建成。
截至目前,渝北区已建成城市核心商圈2个、社区便民商圈20个、镇级微型商圈2个。去年完成社零总额340亿元、增长18.5%,其中嘉州、两路空港两大核心商圈完成社零总额113亿元,占全区总额的33.2%。今年1—6月,两大核心商圈完成社零总额75亿元,占全区总额的40.3%。商圈错位发展,满足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同时辐射拉动城乡消费,提升商贸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