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关注城镇化中的不良倾向③

社会观察:应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的就地城镇化

——对湖北兴山县部分村镇发展情况的调查

湖北宜昌兴山县政府办 彭学植

2013年10月08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和平村风貌不亚于小城镇。
  李明摄

  进城农民,关键是如何让他们享受到市民的权利和待遇;没进城的农民,他们仍将奋斗在农业第一线,建设美丽农村。应重视仍然务农的农民生产生活就地城镇化问题。这样,既顺应了农民的意愿,又不会造成城市病的产生,还可以降低城镇化的成本。

  

  有学者预判,“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将有上亿农村人口转入城镇。”9月,我们走进农村,走进农业,走进农民,审视这样的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农民会进城吗?形成集镇之后,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吗?城镇化的着力点应放在哪?

  和平村生产实现了现代化,生活实现了城镇化,农民没有进城意愿

  和平村,海拔1250米,是鄂西北大山区兴山县的一个烟叶专业村。全村7400亩耕地,种烟3200亩,其他都是蔬菜。在这里种烟,除采摘环节外,其余从耕、旋、起垄、育苗到烘烤,基本实现机械化,烟叶专业合作社能提供全套社会化服务。加上有烟草公司这个龙头企业从资金、技术、种苗、肥料、收购等方面全面保障,收入年年有增长。该村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生活在和平村的农民,住的是楼房,用的是太阳能、自来水,出行是摩托、轿车,享受着宽带、有线电视、路灯、广场等基础服务,和城里人一样地过上了小康生活。

  该村现有在册人口606户、1988人,常年在家种田的达1700人以上。真正弃农进城买房生活的只有10户,主要动因也是年龄偏大,必须投奔子女进城养老。从村内流动来看,也只有偏远的21户搬到了村委会附近,一户两居,平时住在集镇,农忙时节借助快捷的交通工具回去种田。

  村里的农民说,走在乡村大道上,看着大片农作物中不时露出的白墙红瓦,加上蓝天白云,有的只是惬意和幸福,我们为什么还要进城呢?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决策层、研究者的注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民,恰恰没有变市民的强烈意愿,它推动的是美丽乡村建设,而不是集镇建设,更不是城市建设。

  此外,目前从劳动力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和平村,不仅没有富余劳动力,还缺劳动力。和平村种田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自身难以完成种田任务,每年摘烟时节都要请短工,每天提供食宿,还要支付80元以上的报酬。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村是这样,稍次之的村也是这样。从相邻乡镇一个海拔500米左右的烟叶村调查情况看,每年其外来务工人员也达1000人次以上。由此分析,如今的农村,要转移的人已经转移出去,剩下的都是农村和农业不可或缺的劳力。即使流动,也是在农村季节性打工流动。 

  当今,从已经进城的人员结构来看,一类是农民子女,直接从校门进城镇的工厂门和机关门。他们只是出生地在农村,属于户籍上的农业人员;一类是二三十岁开始进城务工,积累一定资金后,在城镇购房生存下来,将来也不会回到农村;一类是家里的田不够种,经济收入低,进城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逢年过节乃至年老后,仍然要回到农村。

  小集镇不可能成为转移农民的主阵地,农民一般直接进入县城乃至更大的城市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农村人口要流动,主要还是从偏远地区转移到交通便利、产业发展好的村子,并没有进入集镇。比如,胶果坪,一个自然村,地处峡谷,28户农民,以种烟为主,全靠肩扛背驮。受不了交通的不便,13户农民搬走了。这13户中,10户搬迁到本乡镇另外交通便利的村,3户搬迁到了相邻县交通便利的乡镇,仍然都务农。留下的15户,又有9户常年在周边乡村务工。城镇的高房价、缺少收入来源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脚步。

  相距和平村较近的张官店街,是合并后乡政府的所在地。自从政府机关搬来后,陆陆续续集聚了25户居民。这25户居民中,有10户是从外村进集镇的,原来种田,现在主要靠经营服务业生活,搞餐饮、出租门面等。目前,这个集镇吸纳农民的能力已经饱和。这种饱和,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再来农民从事第三产业,只能让大家一起生意萧条,减少经济收入。

  同是原来乡政府所在地的火石岭街,除去政府机关外,有居民28户。乡政府没有撤的时候,常年有200多人口流动,集镇基础设施健全,有3家餐馆、23家商贸个体户。如今,餐馆没有了,商贸个体户只有5家。原来的居民投奔子女搬走了3户。政府机关出卖房屋时,从本村偏远的地方搬来3户。这个集镇,有吸引农民的良好条件:一是政府机关留下大量住房,房价便宜;二是地处省道干线,交通便利;三是可以从事务工。集镇上有一家年产值几千万的工厂、一家乡镇福利院、一家烟草收购站。但是,这个集镇近年来却无任何发展,并逐渐衰败。根本原因在于,小集镇承载建筑业、第三产业的能力弱,务农的农民进集镇后养不活自己乃至家人。

  当前人口流动的趋势表明:一般都是小集镇的人流向县城,县城的人流向市,市的人流向省,呈层级式。务农的农民,要么就是不愿意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民,一般都是跨越小集镇,直接进入县城乃至市府、省府所在城市,呈跳跃式。生活问题是现实问题,产业承载力阻碍集镇成为转移农民的蓄水池。

  推进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农民”变“市民”问题,更要着力推动务农农民在生产生活上达到城镇化水平

  解决已经进城的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已得到重视。而正在务农的农民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任务还十分艰巨。从和平村的情况看,工作的着眼点应放在就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上。国家推动城镇化,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内需。其实,推动务农的农民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达到城镇化水平,也能达到拉动内需的目的。例如,和平村仅改造房屋这一项,就投入1500万元以上。全村606户,户户有摩托、太阳能,新购轿车100多台、电脑100多台,这是多么大的购买力啊。

  有的学者说得好,“城镇化的过程,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和产业的绝对空间转移,而是用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理念改变农村,在全社会逐步得到推广的过程。”推进城镇化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涉农产业获得产业平均利润的问题;一是解决农村居民获得社会平均公共服务水平的问题。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设美丽乡村,完全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视角既要在城市,也要在农村。

  进城农民,关键是如何让他们享受到市民的权利和待遇;没进城的农民,他们仍将奋斗在农业第一线,建设美丽农村。应重视仍然务农的农民生产生活就地城镇化的问题。这样,既顺应了农民的意愿,又不会造成日益严重的城市病,还可以降低城镇化的成本。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08日 20 版)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