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2日08:09 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在永春县湖洋镇天绿葡萄园里,天绿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义勇正在组织员工对采摘下来的葡萄进行挑选、装箱。
郑义勇心情不错,今年300多亩葡萄产量大约20万公斤左右,供不应求,“每天的销量都在2500公斤左右”。市场上平常所见的葡萄每公斤在8-10元左右,而天绿葡萄在市场上每公斤售价达28元以上。
为何这里的葡萄贵却好卖?
第一件法宝是品种差异化,从法国引进包括玫瑰香、金手指、醉金香等品种以及甬优1号、厦黑等国内优质葡萄品种,并按适当的比例配套种植。“这样不会因为一个品种丰产而造成市场过剩。”郑义勇说。
第二件法宝是利用控制生长期技术和品种衔接,对葡萄分批分期管理,有效延长葡萄采摘周期。“这里的葡萄从6月就可采摘,直到9月,整个周期达三个月,不会因为同时上市造成量多价低”。
此外,为打好“天绿”品牌,郑义勇对上市的葡萄要求特别苛刻。“品相不好、没成串的不能装箱,保证消费者购买的每一箱葡萄都是最好的葡萄。”郑义勇说,宁愿自己损失,也不能让消费者利益受损。
为进一步延长葡萄的产业链,提高葡萄的产品附加值,他还决定购买设备生产葡萄酒,“那些被挑选下来的葡萄可用来酿酒,充分利用,就此一项每年可增加200多万元的收入”。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