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封闭”就安全了吗

2013年09月26日06:53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封闭”就安全了吗

  据媒体昨天报道,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提出:“对于女生宿舍,学校要采取‘封闭式’管理”;“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

  出台如此举措,显然与近来媒体频频曝出的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有关。对未成年人加强保护,值得肯定。但也有网友认为,此类性侵案件,在社会上毕竟是极少数,且多发生在管理薄弱地区,涉及面并不广。而四部门如此兴师动众联合出台意见,给外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问题已相当严重,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人人自危。

  四部门出台此意见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在严格管理的背后,难掩“有罪推论”的思维定式。将每个男性当成“狼”来提防,有将“男性”污名化之嫌。而对被保护对象的学生特别是女生而言,如此规定之下,从小就开始小心翼翼“防性侵”。未成年的她们,对这个世界原本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但防性侵的道道“铁栅栏”,会让她们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美好童年和金色少年。不仅如此,从小对男性就开始的“防狼”意识,会不会让她们对社会产生诸多恐惧,从而对今后人际交往和踏入社会,蒙上厚厚的心理阴影?

  平心而论,现今中国已进入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开放、文明、进步,是社会的潮流方向。但仔细分析该意见中许多规定,却让人看到“男女授受不亲”的阴影。倘若一个社会出现学生要“防火防盗防老师防男性”,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矫枉无需过正。仔细分析近来出现的女童性侵案件,校方“疏于管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一些地方教师师德沦丧、少数人法制意识淡漠才是问题的根本。因此,有必要强化师德教育,对“师德”问题“零容忍”。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类犯罪,执法机关更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关方面也应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完善,从而形成对此类犯罪的“高压态势”,以法律的“高压线”,形成强大的“保护墙”,而不是要学校搞个什么“封闭式管理”。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