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魅力课堂 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2013年09月25日04:45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魅力课堂 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魅力课堂”展示课现场

学生课堂小组讨论

校园雕塑

老师在课堂为学生进行小组指导

专家示范课现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凤鸣山中学在课改3年中,正是以“魅力课堂”拨动孩子心中最独特的琴弦,使孩子的心同课堂产生共鸣。

  作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示范学校,凤鸣山中学一直在思考:一所真正的名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答案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

  课改以来,学校连续3年重本上线率以50%递增,课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行为举止更规范……“魅力课堂”的着眼点不仅仅在课堂,它更多地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长远的发展。

  明确并坚持改革的方向,采取有效的学校变革策略,登高望远,静待花开——凤鸣山中学一定能够抵达理想的彼岸。

  A、从一个老师到多个“老师” ——课堂有“宽度”

  “当你听到‘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你自己喊出‘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当初二年级的胡思漫同学在语文课的讲台上抛出这些问题,并配以图片的时候,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同学们的情绪,把大家带入到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情景中。语文老师冉静评价:“课堂氛围甚至比平时老师讲的时候还主动、积极。”

  除此之外,和胡思漫同一小组的学生有讲解字词的,有讲解课文背景的,有介绍作者的,有分析文章内容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讲解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做,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冉静说每学期每个小组都会有很多次上台讲课的机会,全班所有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在凤鸣山中学,这样由学生以合作形式完成的一堂课并不是个例。学生凭什么如此优秀,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凤鸣山中学课改已进行3年。3年来,老师从“导演”变成了学生是“导演”,课堂完全交到了学生手中,由一个老师变成了多个“老师”。正如凤鸣山中学教师邓世万所说:“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在凤鸣山的“魅力课堂”,老师“放手”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锻炼。老师不再只关注少数优等生,而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机会和展示机会的均等,引导教学走出“优生垄断”的误区,扩展了课堂的“宽度”。

  B、让学生在实验中爱上学习

  ——课堂有“亮度”

  教材上的化学实验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怎么办?凤中高中化学教研组以集体的力量,在每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研究有趣的化学实验,展示课堂魅力,让学生爱上化学。

  没有放电池的音乐贺卡怎样才能播放美妙的音乐?这是贺中琳老师在《化学能与电能》这堂课中为学生设计的实验。她让学生用橘子、石墨棒、导线等工具连接无电池的音乐贺卡,当贺卡发出美妙的音乐,同学们纷纷开始欢呼,并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理。“相信这样的实验能让所有参与的同学对这节课的知识点印象深刻。”贺中琳说。

  “通过我们教研组的设计,几乎每堂课都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实验。”高中化学教师、教研组长谭冬梅介绍。她说,通过实验,很多知识点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就能非常形象地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也合理地保障了教学进度。

  除了实验设计,怎样有效率地提问也是教研组备课过程中的重点。作为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学科,教研组尽量从生活实例入手。如薯片中为什么会有氮气?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为什么还要加入葡萄酒中?不小心将沥青弄在皮肤上怎样清除?通过有趣的问题,学生更愿意主动学,学习效率也更高。

  “魅力课堂”要有魅力,就要有对学生的吸引力。在确保一定教学容量的前提下,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节奏的松弛,力求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力,充分体现课堂的“亮度”,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

  C、走出教室,校园无处不“课堂”

  ——课堂有“深度”

  “学校地址到底是在重庆图书馆旁边、凤天大道,还是在凤天大道150号?”

  在初中思想政治的第一课“我上中学了”的课堂上,教师熊元红带着全班学生以组为单位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要求学生观察校园里的一切。当老师提问学校的地址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便有了开头的疑问。

  “我看到校门口的保安室旁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凤天大道150号。”对于这样的回答,熊元红非常满意。“要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最后在大家一起的交流中学会倾听。”熊元红说。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不同答案的选择,学生能明白怎样的答案更好、为什么更好以及以后“我该怎么做”等。这样的课堂,在凤鸣山中学随处可见,教师就当堂课的知识重点进行深化,采用不同的方式,或讨论、或对答、或展示,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深化为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从新生入校时开始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信、大方,懂得分享、包容,懂得改进自身不足,这是只讲授知识的传统课堂所做不到的。

  “魅力课堂”理应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在确保学生思维激活的前提下,基于知识(主要是瞄准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超越知识,追求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追求思维深度和文化内涵相统一,以此挖掘课堂的“深度”。

  D、每个学生都是“核心”

  ——课堂有“温度”

  在凤鸣山中学的“魅力课堂”中,全班所有学生以5-6人分为小组学习,每个小组都有若干名小组长。“无论学习成绩优、差,每个学生都是‘核心’。”班主任老师欧国茂介绍。

  小组内的这个“官”怎么当?班主任会综合小组成员意见,选定一名行政小组长负责全组管理,小组长有必要时还可以“越过”班主任老师召开小组成员家长会。

  此外,小组内还有学科小组长。如英语小组长负责听写单词,数学小组长根据老师的要求批改作业、试卷。“这样分配让每个人都有责任,行为都受到约束,促进了小组健康发展。”欧国茂说。

  “老师,他不会我们组员可不可以帮着回答?”这是在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当然,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是被允许并支持的。“其实最开始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后进生、内向学生上课不发言等,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解决。”欧国茂说。

  欧国茂所说的“办法”就是积分制。学校还出台了小组评价与管理的相关文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小组内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学生,A类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计2分,B类计4分,C类计6分,并且不管什么层次,主动回答就有奖励积分。“小组成员内相互帮助,为了集体荣誉感,后进生也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欧国茂说。

  这样的改变,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各个小组抢着发言、上台展示,课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久而久之,学生更加大方自信,语言、肢体表达能力也更加规范。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下,通过展示和互动交流,使教学充满吸引力和责任感,使课堂洋溢着生命激情,充盈着幸福体验,这也是“魅力课堂”应有的“温度”。

  文/周荀 余麗柃

  链接

  “五大工程”助力

  “魅力课堂”内涵式发展

  凤鸣山中学课改已持续3个年头,怎样让保持“魅力课堂”的活力,让“魅力课堂”走得更远,成为凤中人当前思考的重点。

  “我们提出了‘五大工程’,旨在冲破课改中的重重阻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和内涵式发展。”凤鸣山中学校长邓仕民说。

  “五大工程”第一个就是凝聚力建设工作,包括思想与时俱进、构建和谐校园、凝聚师生人心,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人心凝聚力和思想凝聚力等。只有有了全体的凝聚力,才能把课改推向更远。

  质量是成绩的保证。质量建设工程包括教育质量、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与此相应的是课改工程建设,要求内化精神,熟练掌握“魅力课堂”教学理论并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规范操作、内敛个性、外显张力”。目前,学校课改工作由点到面得到了全面铺开,下一步将在常态化、精细化方面下深功夫,探索持续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问题导学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硬件建设工程要求不断提升和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奠定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文化建设工程中,一是着力打造以“凤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二是以“雅行教育”和“魅力课堂”为载体的合作学习小组(班级)文化建设,追求至雅、至慧、兼善、兼真。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