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5日04:44 来源:重庆日报
焕然一新的农村学校——砚台小学
焕发蓬勃生机的大课间操活动
核心提示》》
近年来,垫江县一直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首位。围绕这一主题,垫江县教委积极调整校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内涵发展,夯实基础教育,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落差”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垫江创新设立9个教育片区,重点聚焦末端教育,形成了全县各类学校协调发展、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良性发展链条。垫江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5年,垫江将全面发力,加快建成渝川东部教育强县,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片区均衡 教育普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垫江县太平镇街上回荡着悠扬的歌曲,令人久久回味。在新老师的带领下,太平小学的学生们将古诗以歌曲的形式唱了出来。
“音体美教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太平小学校长胡宝庆说,“学校一直缺乏音体美教师,此次通过教育片区管理的均衡调度,新进的紧缺学科教师占了三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这一缺口。”
优先遴选和补充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是垫江县教委发展均衡教育的有力措施之一。“我们还实施了交叉挂职锻炼和城乡干部教师交流等一系列制度,减少城乡学校间师资队伍的差距。”垫江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垫江县探索建立教育片区化管理新模式,撤销原有25个乡镇教管中心,结合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等要素,创新成立9个片区教育管理中心(教育督导办公室),削减机构16个,减少非教学人员62人,推动了管理创新,实现了权责统一,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在这9个片区推行“1+6”的工作方式,即专设1名主任、1名政工员、1名普教成教专干、1名教育督导专干和3名教研员,强化片区对所辖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各片区教育管理中心、教育督导办公室的作用。
垫江自实行片区划分管理以来,缓解了教委管理学校点多面广的压力,构建了县教委、片区、学校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教育管理体系,各片区着眼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探索片区内学校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对学校管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搭建起对下调研指导、对上反馈汇报、横向交流互动的管理平台,促进了各类学校雁阵齐飞,切实缩小了校际差距。
均衡资源 村小不“小”
垫江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末端教育校点多、规模小、分布散,一直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走进位于偏远山区的箐口龙头村校,只见学生们正在操场上嬉戏玩闹,有的在转呼啦圈,有的在打羽毛球,教学楼雪白的墙壁上还贴着各种字画,处处昂扬着勃勃生机。
“为缩短教育发展短板,垫江县将教育发展的重点聚焦到末端教育上。”垫江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积极探索学区管理机制,将全县每个中心校和完小设置为学区,以‘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研活动、考核评价、教育投入’五个统筹为抓手,对所辖区域村小进行统筹管理,盘活末端教育资源。”
“五个统筹”实行优先补充和配齐村小教师制度,对村小教师评职晋级给予政策倾斜。同时,严格按照“部颁计划”和市教委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学区内实行作息时间、课程安排、课时计划“三统一”,并采取中心校专职教师走教方式,推进村小紧缺教师学科教学。
“五个统筹”还通过学区“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课”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着力培养“全科教师”,引导村小教师从苦干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此外,垫江县教委每年都会在学区随机抽取,对所辖村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所在学区中心校或村小的综合督导评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统筹教育投入上,垫江县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公用经费预算到村小,由中心校管理,村小使用。位于边远地区的福安小学五星村校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目前,垫江县教委通过统筹安排经费,已为五星村校修建了功能室,硬化了连校道路,带动了全县村小整体水平的提高。
“村小作为农村教育的末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托起农村孩子未来的脊梁。村小虽小,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不小。”垫江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农村适龄儿童都接受完整、规范的义务教育,真正实现‘一门功课不缺,一个学生不少,一个孩子不掉队’,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阳光暖人心 教育惠民生
教育是民生之基。垫江县作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县,坚持将发展眼光和民生眼界移向特殊群体和重要领域,形成民生工作覆盖全面合围,促进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
留守儿童一直是教育民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对此,垫江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纳入解决全县群众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之一,强化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创新与实践,积极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七位一体”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2009年,垫江县被评为“全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县”;201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县”。
不仅如此,垫江县还着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资助的问题,健全覆盖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仅2012学年就办理各项资助7项12万余人次,资助金达8111万元;大力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从2010年实施以来,共落实市县级财政资金1721万元,惠及学生12.27万人次;全面启动健康计划,落实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投入1000万元对13万名中小学生实施免费体检;大力实施“校校通水泥路”工程,硬化47所农村学校107公里连校道路,5万余名师生出行条件得到切实改善;积极改善教师民生,实施教师周转房工程16个,建设规模达467套、2.18万平方米。
特色教育 双向发展
近年来,在垫江县“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特色品牌”办学思路的引领下,一大批农村特色示范学校在垫江县快速崛起,这些特色名片在整个垫江县乃至重庆市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例如高安小学的葫芦丝演奏、五洞小学的管弦乐、新民小学的科技特色、永平小学的讲辩文化特色、福安小学的书法特色等。
其中,高安小学的葫芦丝演奏在5月27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风华国乐”栏目中登场。同时,五洞小学“绿之韵”管乐队作为除主城外唯一一支农村区县代表队参加重庆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取得优异成绩。永平学校参加香港第九届校际网上实时辩论赛获得中学普通话组全国总冠军;2011年3月,永平学校应邀成为“全国第三届校际网上即席演讲比赛”重庆赛区的主办学校。
不仅如此,垫江县的特色教育还实现了艺术和科技的双向发展。作为“科技标兵”,新民小学在第22届到第27届的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800余名师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其中28人获国家级奖励,48件科技作品获国家专利,21件科技作品申请了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
文/张亚飞 刘霈玉 罗圆 图/杨林彬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