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见到老高了。早晨,公路旁,垃圾桶边——老高拿着钩子,正在垃圾桶里面往外挑拣着东西,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拉着少得可怜的矿泉水瓶子和废纸盒子——俨然一个“拾荒者”。这种场合多少有点尴尬,但是老熟人了,聊起来才知道老高现在的日子大不如从前了。
我认识老高的时候,他的日子正滋润着。在他所住的城中村里,有占地半亩的宅子,北屋五间厦房,偏房齐全,典型的农村四合院。家里种着几亩地,院里养着牛、喂着鸡、种着菜,天天中午来一盅,“仨饱俩倒”的小日子过得挺舒坦。
一切改变都是从老高搬上楼开始的。合村并居让老高住上了90平方米的两居室,生活倒是方便了,手头却紧巴了。老高给我算了一笔账——过去过冬买点炭,烧水取暖加做饭,现在是集中供暖,按每平方米20元算就得1800元;过去在锅头上做饭可以烧点柴火,现在必须得用天然气,一个月按25元算一年又得300元。水、电支出一年又得千把块。一年光这些固定的支出就得三四千元,还不算人情世故、柴米油盐的费用。原来自己种点菜四邻八舍帮着吃,现在吃个咸菜也得掏钱去买。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了,打工没人要,花钱的地方多,进钱的地方少,除了每月60块钱的养老保险,就剩占地补偿的几万块钱了。老高说,那可不敢动,万一有个病有个灾的就指望这点“老本儿”呢。老高拾荒一个月卖个百八十元,也算有点儿收入。
曾经也羡慕“村改居”后的农民朋友一夜之间上楼了,没想到日子这么难。想想不知道怎么劝老高,只能嘱咐他多保重身体。临了,老高说:“我得走了,回去还得用‘火烧芯’(一种中间添柴的铁制烧水工具)烧水去。”我知道老高得从楼上把烧水壶提到楼下空地上,水烧开后再提上去,这样,一天的热水就够了,为的就是省几毛钱的天然气钱。
山东德州市 御 风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4日 20 版)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