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明月独一轮 欢乐各不同

2013年09月20日06:5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明月独一轮 欢乐各不同

中秋夜,南京市民汇聚夫子庙文德桥赏月。 本报记者 万程鹏摄

阅江楼景区,南京首届网友节多姿多彩。 王 新摄

苏州拙政园,中外游客赏菊。 王建康摄

镇江,小巷深处中秋乐。 石玉成摄

灌云,邻里月饼赛妙趣横生。 孙 军 穆亚光摄

  村长请留守娃吃顿饭

  记者蔡志明淮阴报道 19日中午,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吴城村。村长刘志良家摆满3桌酒席。村镇两级干部共8个人,和村里的12名孤儿、留守儿童围坐一起,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节。

  3张桌子、每桌12个菜,都是刘志良自己在厨房烧的。为了这顿团圆饭,他妻子凌晨四五点赶到镇上买菜。“有鱼、肉、排骨、羊肉汤,还有小孩最爱吃的河虾和蟹!”中午11点15分,12个热气腾腾的菜上桌了。12个小孩,也被村干部从村里的各个角落一一接来。每个孩子都领到一只新书包,里面除了学习用品,还有一套玩具。

  23个敬老院23场团圆饭

  记者徐明泽 通讯员许昌亮泗洪报道 “老人家,请吃又甜又脆的团圆饼!”19日早上8点,在泗洪县峰山乡敬老院食堂,泗洪县委书记徐德拿起一块团圆饼,一掰两半,递给坐在身边的五保老人。食堂里摆了9桌,由县委书记陪过节,生活在这里的92名五保老人无不把喜悦挂在脸上。

  这一天,泗洪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县直机关73家单位负责人,带着慰问金、慰问品,分赴全县23个敬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吃团圆饭。

  身在昆山吃上台湾美食

  记者陈雨薇 潘朝晖昆山报道 中秋夜,在2013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美食区内,近百个台湾美食摊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尝鲜。

  人气美食蚵仔煎摊前里里外外围满人。“爸妈,这是著名的台湾小吃,你们一定要尝尝。”老家在盐城大丰的新昆山人杨慧从人群中挤出来,把冒着热气的盒子递到公婆手中。“五香肉卷、杏仁芝麻肉脆片、炸鸡排……”看着一道道熟悉的台湾小吃,在昆山创业多年的台商彭祺炜激动不已:“中秋节能在昆山感受充满台湾元素的灯会、庙会,感觉人在故土、家在身边。”

  “假日体育”引来两万人

  记者周 铮苏州报道 跆拳道、空竹、手杖操、啦啦热舞……19日上午8点半,苏州市体育中心人头攒动,一场场活力四射的体育表演,拉开苏州第五届“假日体育”活动的序幕。

  在体育中心各大场馆以及运河公园,足球、篮球、轮滑、拳击等37项比赛同时展开争夺。小学三年级学生沈笑和爸爸妈妈报名参加家庭乒乓球比赛,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希望这次比赛能进入前五名。在武术比赛的现场,记者见到94岁的王春燕老人,她是本届活动中年龄最高的参赛者。作为一名资深的太极拳爱好者,她将与老年大学同学集体表演《二十四式太极拳》。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网友过节乐享嘉年华

  记者顾星欣南京报道 19日,南京首届网友节在阅江楼景区上演,众多活动精彩纷呈,网友们尽情享受自己的欢乐嘉年华。

  本届网友节,网友可免费报名参加。身怀特色才艺的网友纷纷上台亮绝活,引来阵阵喝彩;“人体彩绘展”上,彩绘师们在模特身上现场作画,十分吸引眼球;跳蚤市场的爱心义卖,众多市民纷纷献爱心,为西部助学伸援手;现场的“万人相亲会”更为大龄单身网友们提供了另类的交友舞台,上演现实版的“非诚勿扰”。

  空巢老人结伴过中秋

  记者江锡民无锡报道 30多张桌子拼成半圆形,桌子上摆着葵花籽、南瓜籽、长生果、月饼。19日,无锡市南长区行政服务中心13楼食堂,成了单身空巢老人中秋联欢会会场。

  越剧清唱、独唱、评弹、蒙古舞,每个节目都由老人自己表演,现场掌声不断,喝彩连连。南长区夕阳红之家负责人周老师说,他们组织孤老结伴过中秋,已连续12年,参加者也从最初的几人扩至近百人。

  寄张照片千里寄相思

  记者王拓 孟旭镇江报道 “爸妈,收到明信片了吧?没想到上面的照片是我吧。”19日一早,江苏大学汽车学院新生陈永恒就给家里打去电话。

  “我在镇江一切都好,不用担心。这几天在军训,很辛苦也很充实。中秋快乐。”前天,陈永恒在明信片上认真写道。明信片的另一面,是两周前她站在食堂前的照片,脸上难抑初入校园的喜悦与兴奋。

  这张特别的明信片,是汽车学院送给16名新生的中秋礼物。包括陈永恒在内,他们都是独自报到入学的,学院拍了其报到当天的照片,并制作成明信片。

  月饼价格半天跌一半

  记者李 源扬州报道 “早晨还是每盒88元,下午就挂出买一送一的促销牌子。”19日下午,正在扬州西区一家超市购物的市民王琳,对月饼降价速度颇感惊异。

  当天,记者走访扬州市区多家大型超市,月饼依然占据卖场的“半壁江山”,品种很全,水果味、豆沙味等应有尽有,但超市自己加工的月饼人气火爆。“今天来买的,都是自己家吃。”正在排队的市民周春说,虽然礼品月饼价格跳水,他也不会买。

  “今天是最后的销售机会了,公司给我们很大的折扣权限。上午有顾客来,我们基本打到八折,现在买一盒送一盒,前后不过相差三四个小时。”超市厂家代表感慨,过了中秋,卖不掉的月饼就要销毁了。

  吃块藕饼细品南京味

  记者鹿 琳南京报道 锉藕蓉、调藕馅、煎藕饼……19日,南京莫愁湖公园抱月楼广场上,数十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亲手制作南京特色中秋食品——莲藕月饼。

  “煎好啦!煎好啦!妈妈你快来尝一口!”在月牙湖小学读二年级的刘牧禹,迫不及待喊妈妈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一家是南京新市民。妈妈李文说,知道南京中秋有吃藕饼的习俗,特意带孩子过来感受南京的“中秋味儿”。在凤凰花园城小学读三年级的刘颖萱一家,则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小颖萱用勺子往生粉里和着糖、盐、味精等调料,一旁做指导的爸爸刘国庆说,“只要有空,每年中秋都会和孩子在家做藕饼吃。”

  汉服咏月桂花别样香

  记者付 奇南通报道 中秋佳节桂花香,南通狼山启动首届桂花节。汉服咏月、送花灯、猜灯谜、赏茶艺等一系列极具中秋风韵的活动陆续登场,将一直延续至国庆节。

  19日上午,“汉服咏月”中秋诗歌咏颂活动率先登场。几十名大中小学生代表穿着汉服,在狼山朗诵与中秋佳节、桂花等主题相关的中华经典作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寻找你心目中的桂花王”主题摄影、“名桂美食”展销会也同时启动。

  早茶品出节日慢生活

  记者赵晓勇泰州报道 19日,泰州凤城河景区老街北广场,一批批游客争相品尝当地传统特色早茶。

  “我们每人点了一份烫干丝和蟹黄包,烫干丝吃起来又软又有弹性,蟹黄包也很鲜美,真的不枉此行。”上海游客陈海平说。他是和爱人一起来泰州旅游的,听说老街有吃“早茶”的地方,就特地赶来。“老泰州”王新华说,他从小跟着父母吃早茶长大,今年中秋又能在老街品尝各家“早茶”。这里集聚各地有名的早茶馆,各家都把绝活拿出来。经过品尝后分析,他的结论是:都不错。

  拎只公鸡探望岳父母

  记者李 刚徐州报道 19日一大早,徐州小伙周林便忙着赶往早市,取回在一周前便向鸡贩预定的8只大公鸡。按照徐州风俗,周林这个新婿必须要购买双数的大公鸡,赶在中秋节前送到岳父母的家中。

  不光是新女婿上门,徐州中年人中秋节看岳父母,也爱提两只大公鸡。在各大菜市场,大公鸡的生意这几天突然红火起来,价格也从24元一公斤飙升到30元。

  赶集剪只“愤怒的小鸟”

  记者吉凤竹连云港报道 19日,连云港市民公园苍梧绿园里,“港城中秋大集”热闹开场。地方特色农产品、港城特色小吃、民间工艺、儿童玩具、港城传统民俗文艺表演,这6大展区推出100个展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管丫丫剪纸”的招牌吸引不少市民围观,剪纸传承人管艳手起刀舞,嚓嚓几下,红艳艳的“中秋大吉”图案就热乎出炉。市民林晓北在管艳的指导下,不到5分钟,就剪出惟妙惟肖的“愤怒的小鸟”,兴奋得跳了起来。

  三暗访只为过“廉节”

  记者程长春 通讯员陈维青赣榆报道

  “我们下午主要是跑各个机关单位,看他们公车封存的情况。”42岁的于治国是赣榆县纪委的工作人员,他在暗访的工作岗位上度过这个中秋节。

  “一早就出来了,8点到9点半,我们一组5个人,在县城黄海路海鲜特产点集中地,看有没有用代用券来提海鲜的;10点到11点半,到几个大超市,看收银台购物卡使用情况;晚上回家吃口饭,再拿上暗访机,去酒店暗访有没有人开公车出来吃饭。”他笑着说。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