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敢于担当,才能奋勇向前

刘辉

2013年09月17日15: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马利同志《改作风,贵在有担当》一文,文中提出敢担当、愿担当、善担当是改进作风的重要方面,改作风必须讲担当,贵在有担当。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是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充分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在创造、拼搏、承担中,实现角色义务和人生价值。

不仅转作风需要担当,我们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担当精神,干事创业要有担当,为人处世也要有担当。“担当”由“担”和“当”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人能够担什么样的“责”,就能够当什么样的“任”,只有敢于担当的人才能担当重任。

敢于担当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职业素质,是在矛盾和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表现出的一种坚强的责任意识。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了无数先贤志士担当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的勇气和决心。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得到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与担当相对的是逃避。一些人总是喜欢干一些轻松而又有好处的事,而对于一些麻烦的、棘手的、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就会出于本能地进行逃避。在一次次的逃避之中,丧失了一次次的能力提升与发展的机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的越多犯错误的几率越多”,看起来是明哲保身,保障自己不出问题,实质上是消极的逃避,是一种怯弱。

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才能奋勇向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人,都免不了要面对责任,面对责任就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把担当作为一种志向、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坚持“敢为”、“能为”、“有为”,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