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0日07:26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李珩
“嘀嘀”、“嘀嘀”……9月9日,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27岁乡村教师张浪的手机不停在响,每响一次,就会收到一条学生家长发来的祝福短信。
看到这些短信,已被确诊为白血病的张浪不知道该怎么回,“我其实很内疚,身体一垮,一个年级的娃娃就没人上课了。”
苦守村小,资助多名孩子读书
昨日中午,刚刚做完治疗的张浪,一脸疲惫,每走一步,都需要搀扶。从确诊到现在,5个月过去了,这个原本健壮的男老师瘦了32斤。
“要在以前,他能领着全校的娃娃,一口气跑到山下。”妻子吕呓说,上个月,张浪做了干细胞移植,因为感染,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医院治疗,原本计划这个学期回学校上课,现在只能延期了。
张浪所在的学校在四川邻水县桐梓湾村小,一个离县城有几十公里的穷地方。
2007年,张浪和吕呓被分配到村小——20多年来,这所村小第一次有大学生来教书。“张浪是邻水山头长大的,在四川念大学时想的就是回家乡村小教书。”吕呓说道。
因为太穷,当地不少孩子读不起书。2007年,7岁的熊兴顺是村小一年级学生,开学后不久,婆婆就来到学校,打算不让孩子再读书了。不管班主任吕呓怎么劝说,老人都坚持要把孩子领回去。
“老人家,只要你同意让熊兴顺读书,今后这个孩子的学费我替他交了!”这时,张浪站了出来。此后,熊兴顺就跟着张老师吃住,偶尔还跟他回趟县城的家。
吕呓说,那时,村小新老师的工资才800多元,但张浪资助了好几个孩子。
2008年,张浪和吕呓结婚了,此后有几次调离的机会,两人却一起放弃了。
不想耽误上课,咬牙坚持大半年
去年4月,张浪的身体就出现了不适,头晕,不久后,身体还出现出血点。老师们都劝他去大医院检查,校长专门准了10天的长假,但张浪没有去。
“镇里的医生都说是贫血,他也舍不得去大城市看病,他一走,5年级20多个娃娃怎么办?”吕呓说,在咬牙坚持了大半年后,今年2月,放寒假时他才随家人来到重庆,新桥医院很快确诊他患了白血病。
此后,张浪开始了漫长的治疗。知道老师生了重病,学生们都哭了。今年4月,村小校长来看他时捎来600多元捐款,都是学校72个孩子凑的钱,1角、5角的零钱,让确诊后一直没流过泪的张浪在病房里捂头痛哭。
“我很怀念孩子们,如果能好起来,我还想站上讲台给孩子们讲课。”提到教师节,张浪说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