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从“棱镜”事件看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谭扬芳
2013年09月09日11:00   来源:中直党建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从“棱镜”事件看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互联网外交,推销“影子”互联网。早在2011年6月12日,《纽约时报》披露,奥巴马政府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一场浩大的通讯工程,试图在海外部署一整套“影子”网络和移动电话系统。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架设自动网络和电话通讯系统,用于帮助一些国家的反对派在网络和通讯被查禁时得以用通讯工具与外界进行自由沟通。

据英国《卫报》报道,奥巴马曾下令制定一份美国实施网络攻击的名单。美国一名情报官员就此表示,美国就网络自由和安全问题对中国的抱怨是虚伪的,因为美国天天都在进行网络攻击,像黑客一样侵入国外的电脑系统获取信息。由此可见,美国强调互联网安全,倡导“互联网自由”的核心在于扩张美国主权的应用范围,拓展美国国家利益,是一种网络信息空间的“圈地运动”。

反讽与反思

“棱镜”事件是对美国所谓“人权高于一切”的反讽。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向“普世价值”观的捍卫者挑战的斗士;另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科技文明培养出来的向科技文明的倡导者挑战的斗士。一句话,因为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美国政府培养了向自己挑战的对手。

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宣扬“人权高于一切”。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民主等成为西方人最普遍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的普及一方面得益于文化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教育。斯诺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价值观。他相信个人自由、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个人的隐私权必须得到国家的有效保护。但是,当他发现他的工作或他所在单位的工作就是监听通信电话、监视网络数据,也就是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的时候,他的价值观遭遇了挑战:要么彻底摧毁辛苦建立起来的价值观,要么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与违反这种价值观的美国政府作斗争。令人钦佩的是,他选择了后者。所以,斯诺登是美国政府按照它所维护的价值观培养起来的反叛者。

为了让互联网“网络”全球,美国政府把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搬到互联网上来,宣称要维护互联网自由,要让每个网民“言论自由”,畅所欲言。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称:“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全球各地的人使用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其他技术,使得他们反对不公正的声音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寻求自身抱负的实现……所以我们现在着眼于帮他们这样做。”为此,美国不惜干涉别国内政,指责别国管控互联网。斯诺登接受了美国政府宣讲的这套互联网价值观念,以为美国政府正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正尽力维护互联网自由,殊不知正是美国政府在监听、监视互联网和国内外的网民。于是,他决心要揭露真相,让全世界看看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所以说,正是美国政府自己培养了其互联网侵权行为的挑战者。

斯诺登的揭露无情地撕破了美国所谓“民主、人权”的虚伪嘴脸,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伪善,揭露了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监管互联网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大部分技术源自西方,其他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受到技术的制约。

如何防止别国政府的监控和侵犯,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利益的大问题。一方面, 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的建设, 在国际互联网管理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互联网管理队伍的建设,从而真正确保自身互联网安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