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大竹经开区:铸就经济腾飞的“聚宝盆”

2013年09月06日05:48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大竹经开区:铸就经济腾飞的“聚宝盆”

大竹经济开发区一角

四川川环科技公司生产车间

已建成投产的大竹天然气净化厂

  金秋竹乡,生机无限。走进大竹经济开发区,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工业企业鳞次栉比,机声隆隆不绝于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音符正在竹乡大地高亢奏响。

  近年来,大竹经开区就像一辆蓄满了能量的火车头,拉动着工业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大竹县实施“工业强县”核心战略的强劲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1至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9.99亿元,同比增长12%;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6.68亿元,工业增加值24.39亿元。

  这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丘陵县,是如何大胆探索新型工业化的特色路子,成长为渝广达经济发展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的?

  广植梧桐 巢筑凤自栖

  “我们要全面落实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夯实县域基础,率先全域发展,推进大竹由经济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必须在工业上做文章、下力气。”大竹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洪波坦言,要加快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必须毫不动摇地实施“453”战略工程。

  目前,大竹经开区内正在施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如雨后春笋,投资30亿元的西部皮鞋城、10.8亿元的大竹中小企业机电孵化园、1.2亿元的环州机电技改扩能、1.5亿元的蜀竹针织生产、2亿元的越洋电脑连接线生产、2亿元的金桥粮机退城入园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多功能高端产研平台、经开区入驻项目代办中心、标准化厂房等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还有一大批工业项目正在规划启动之中……“我们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营造的良好投资环境,就像吸铁石一样牵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大竹。”大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秀炳自豪地说。

  如果把资源比作种子,那么大竹经开区就是催生种子开花结果的沃土。大竹县结合自身资源和产业格局实际,按照“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有序实施“345”产业培育计划,改造提升机电、农副产品加工、苎麻纺织 “三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鞋服、电子信息、能源、建材“四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经开区产业发展。目前,经开区入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78个,其中投产企业60户,并被列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培育名单,成为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目前正在积极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

  “要吸引外企入驻,就要搞好企业入驻发展的保障要素。”近年来,大竹县按照“园区集聚化、企业集群化、产业集中化、资源集约化”发展思路和“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规划原则,科学布局园区组团。先后投资200余万元,高起点编制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南区和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统筹规划园区商住区、安置区、科技教育区、文体卫生区等配套,着力构建以重点打造东柳机电轻纺园,突出抓好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石河建材园、月华食品园,着力培育石河、庙坝、周家等10个工业重镇,构建“1+3+10”一区多园多点格局,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到2017年,经开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与此同时,大竹县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滚动开发”原则,以完善的设施、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县财政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2000万元。目前,经开区累计完成政府性投入10亿元,建成干道13公里,干道覆盖区面积8平方公里,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光纤、网络“七通”,配套完善了路灯、绿化、环卫、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

  挥楫扬帆 跨越正当时

  7月19日上午,大竹县人民政府分别与广东川渝皮革商会、福建博建投资有限公司在东湖国际酒店正式签订《中国·川粤国际皮鞋产业园项目》、《陶瓷生产及包装制造项目》投资协议。这是继7月15日投资12.7亿元的奈步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大竹县之后的又一招商引资成果,无疑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大竹县始终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动力,按照“行动快、力度大”的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兴县”战略,扎实有效“建项目”,主动对接“争项目”,广泛推介“招项目”,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并围绕“生态、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坚持“干道辐射与绿化同步”思路,大打绿化攻坚战,把大竹经开区打造成特色生态工业新城。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对工业新城进行绿化打造,近7平方公里的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的生态工业新城基本形成。

  为使项目发挥最大效率,大竹县围绕机电产业,重点抓川环科技汽摩用橡胶管件扩能、川东电缆电力电缆退城进园扩能、鹏翔电子退城进园扩能、川东汽配退城进园扩能、清园机械退城进园扩能等项目;围绕食品、纺织产业,重点抓金桥麻业退城进园扩能、立川农业、富源饲料等项目。今年1至7月,全县技改项目达78个,上亿元重点项目12个,完成技改投资31.1亿元。

  先进的发展理念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为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大竹县制定出台了工业发展“30条”,从产业定位、优惠政策、激励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区,在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和融入重庆、川渝合作中分享经济资源和抢抓发展机遇,激发内生活力,实现错位发展。依托园区平台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今年1至7月,全县预计实现招商引资履约项目48个,到位资金68亿元。

  而在大竹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忠眼里,企业更是“心头肉”:“我们要像保护心脏一样去保护企业,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企业家,把经开区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优的发展区域。”县上对入驻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规费减免、税费优惠、科技创新奖励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出台项目建设限时办结制和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机制,对入园企业立项、选址、土地使用、供电、供水等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行政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迄今,入驻经开区的中国西部皮鞋城一期厂房加快建设,红星麻业夏布生产线目前正在调试设备试生产,天然气公司退城入园项目正在安装部分地面设备,10余户企业即将开工建设,一批电子、制鞋、服装等产业类项目签约即将入驻。“我们企业之所以选择在大竹经济开发区落户,不单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好,产业优势大,关键是在这里办事就像在自己家里办事一样,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在环州机电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公司董事长张洪龙由衷地吐露心声。

  海阔凭鱼跃,风正帆正扬。大竹已经驶入了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快车道,正在续写工业强县新辉煌。

  文/图 大竹县委宣传部王晓林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