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飞山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徐守盛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年轻干部只有多‘墩墩苗’,把基础打牢靠,才能成大器、堪大用。”他特别强调,“破格不能降格,破格不能出格,尤其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对那些违规提拔、暗箱操作上去的干部,该拿下来的要坚决拿下来,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9月2日人民日报)
稍懂一些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拔苗助长易夭折。农作物种植中有“墩苗”的做法,就是为了让庄稼生长得更好,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溉,进行中耕和压土,尽量让庄稼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有没有“墩苗”,对庄稼生长影响很大,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差别就是很好的例子。冬小麦是秋后播种,来年芒种收获,有一个较长的“墩苗期”,经受了严冬冰雪的磨练,常常根深茎壮,产量高又好吃。而春小麦生长期短,没有“墩苗期”,往往杆弱穗小,产量低且难吃。
庄稼生长有这样的规律,人才成长也不例外。其实年轻干部就是一株刚刚发芽的树苗,有没有经过“墩苗期”关系到能不能茁壮成长。前一段时间,网上曝光了湖南几起“火箭式提拔”事件,徐守盛就此告诫与会人员,“我们培养年轻干部,不是为了出几个大官,而是为了湖南的事业后继有人。也不能为年轻而年轻,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决不能搞拔苗助长。”事实证明,“火箭式”提拔干部,不仅耽误事业,挫伤其他干部的积极性,而且助长干部的浮躁心理,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之念。 ”从中我们能悟出很多道理。徐守盛告诫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就是希望大家多在普通岗位上接地气,在处理各类难事、急事、大事、复杂事中磨练自己、增长才干,就是要求培养干部必须坚持原则、遵循规律,而不能急于求成,违背选人用人原则。这样的多“墩墩苗”,于公于私都不是一件坏事。
让年轻干部“墩墩苗”,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经环节。因此,今后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一是组织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用新观念、新视角、新举措,善于发现和使用年轻干部,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二是领导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经常找年轻干部谈心沟通,多关心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多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引导他们到最基层去,到最前线去,敢于压担子,多给“墩墩苗”,让他们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三是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在于年纪大小、当官迟早、职务高低,“大器晚成”也能成“参天大树”。要长期处于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下,对工作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对自己要求严格、从紧约束,始终在内心深处保持危机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如履薄冰用权力,如临深渊履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