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群众要办证 干部来跑腿

2013年08月27日05:03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群众要办证 干部来跑腿

  在街道干部多次搭“截截车”体验群众办事不便后,从今年4月开始,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帮辖区群众代办手续736件,为群众节省路费至少1.5万元。

  村民办39项手续无需出门

  16日下午,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茶园村。

  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由远而近,伴着村支书傅定平的喊声:“郭富容,你的证办下来了!”正在给孩子喂饭的郭富容刚放下碗,傅定平的摩托车就停在了她身边,递给她一个暗红色的房屋产权证。“哎呀,真是谢谢了!”郭富容感叹:“现在办证真方便。”

  不久前,郭富容家新修的房子需要办证。郭富容按村公示栏里的要求准备好材料,就给社长打电话。第二天社长上门时,还特地检查了一下材料准备情况,以免回头补材料又耗费时间。

  接下来的事,郭富容就没管了,直到16日上午,傅定平打电话问她下午是否在家,到时好送证过来。

  按过去老办法办证,郭富容得跑几趟才能办完。而这回通过代办制,郭富容和家人种地、带孩子、做生意,一样也没耽误。

  街道干部的体验之路

  2009年成立的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6.3万辖区居民居住分散。最远的大桥、桂花两村,离街道办事处有30多公里。

  街道刚成立时,为方便群众,组织街道相关科室到各个村“巡回办公”,每个月下到每个村3次,帮群众代办手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但10天一次的频率,让有急事的村民还是要自带材料跑街道。

  “现在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跑这么远的路费劲,如果走了冤枉路更是意见大。”街道组织委员陈定川说。

  去年下半年,街道派出调查组,对村民办事存在问题进行调查。

  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卿斌决定亲身体验群众的办事流程,体验线路为从街道办事处到较远的桂花村。

  卿斌先是从街道办事处出发,花1元钱、坐20分钟公交车到区客运中心;从客运中心到大安街道每半小时发一班定线车,车费2.5元、时间半小时。

  接下来,就比较麻烦了。从大安街上还得先倒到其所辖的复兴场,错过每天两趟的班车,就只能搭摩的,得花15元、耗费半个小时;到了复兴场,要么花10元钱搭摩的,要么步行7公里多的泥石路,到桂花村村委会所在地。而住得最远的村民,离村委会所在地还要再走1小时。

  “用最省钱的方式到桂花村,还是要花20多元。但时间就说不清了,各段路衔接顺利,至少要花两小时。”

  卿斌算了一下,如果村民从家到街道,很可能一个上午都花在路上。下午办完事,回家就是五六点了。

  科学设计代办流程

  代办,是街道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但怎样才不让代办流于形式?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试行和修改,从今年4月起,茶山竹海街道在8个村居正式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将无需村民亲自到现场办理的农村建房审批、计生等39个事项列入代办范围,并将代理内容、所需资料、办理时限、代理程序、代办人员联系方式等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建立以村民小组、村居公共服务中心、街道行政中心这三级服务网络,将村民小组、村(社区)、街道相关科室的干部共152人确定为代办人员,并就39项事务办理所需材料、程序进行培训;设立“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在规定时限内办妥相关事项;将代办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考核,并由街道提供经费保障。

  “现在从办证、盖章、签字,到申请救助、医疗报销、劳动就业,群众只需打个代办员的电话,就能享受全程免费的服务。”陈定川说。

  “这个政策,要得!”大桥村村民李祖英说。过去办手续,走了弯路、带掉材料,回来生一肚子气。“现在实行代办制后,省时、省事!”刚刚通过代办制拿到建房审批手续的李祖英很高兴。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