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3日06:16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永芹)8月21—22日,记者乘车走完了城万路,一路感受最多的是:平均每两公里就有一座隧道或桥梁,但设计很人性化。在一些急转弯或隧道处,都设有应急通道,以便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快速撤离。
21日上午7:30,记者乘大巴车,从主城出发,沿着渝邻高速,在达陕高速石塘下道,只3个小时,就进入了城万路。
长66.3公里的城万路是二级路,也是开放公路,与封闭的高速公路相比,在这里行车,可以一路欣赏美景,身心更愉悦——既可以看到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也有海拔500米的河谷美景;公路边既有垂直的悬崖峭壁,也有伸手可触摸的清澈小河。
在这条公路上行驶,你还可感受到国内二级公路的第一长隧道白芷山隧道和第二长隧道八台山隧道,其长度分别为6710米和5275米。
“受地理条件限制,城万路全线穿行于大山之中,桥隧比达48.5%。”城万路第二项目部经理田浩表示。
田浩给记者算了一下,长66.2公里的城万路,隧道26座、共23.6公里,有桥梁65座、共8.5公里,涵洞125道,相当于每两公里就有一座桥梁或隧道,每0.5公里就有一处涵洞。
“考虑到地形复杂,桥隧多,雨雪天气较多,因此,城万路在设计时,最大程度体现快速救援功能和隧道通风功能。”市交委有关人说。记者注意到,在白芷山隧道,设有18处应急通道和一处避难通道。在八台山隧道,也设有12处应急通道和一处避难通道。
城万路不仅在特长隧道内设有应急停车道,而且在一些急转弯或险峻路段,也专设了一条加宽的应急通道,用于处理突发事件。
“复杂的地形,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仅在八台山隧道施工中,就遭遇涌突水上百次,最大出水量达到4500立方米/小时,煤层、瓦斯在施工中也是司空见惯。”田浩称。
此外,记者还在八台山隧道现场看到,在隧道内、距离入口200米处,有一个巨大溶洞。一进入溶洞,感觉冷飕飕的。整个洞内,上方看不到尽头,高不可测。
据隧道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隧道内,有大大小小的溶洞40多个,修路之艰难可见一斑。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