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5日10:44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有女不嫁永兴男,吃天靠地啃干山,土地贫瘠路难走,一天只吃一顿饭……”这首民谣道出了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板城村曾经的贫穷落后。近年来,板城村党支部通过选能人进班子,带领村民走上一条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畜牧业为一体的致富之路,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现在的7180元。
“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提起板城村的变化,村民们忘不了带领他们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党支部。“这几年,我们村大力发展农牧业,修通水泥路,办起‘农家乐’,还给村民修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农民的生活不比城里差呢!”村党支部书记郭占奎自豪地说。
2009年,郭占奎被村民再次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多方调研和集体讨论,确定未来的发展规划。按照“大户带动、农户联合”的形式,协调农机部门,新上连片膜下滴灌1900亩,积极挂靠博天糖业、佳鑫万寿菊种植销售有限公司,分别落实订单甜菜1500亩、万寿菊400亩。同时,采取支部牵头组织、村民分户经营的模式,栽植以大结杏、“岱海秋红”为主的经济林900亩、13.5万株;协调有关部门调入多赛特种母羊150只、种公羊10只,建成肉羊养殖区4处。
“晴天一身土,雨天全身泥”曾是板城村的真实写照。2010年以来,永兴镇通过向上级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修筑了板城村至呼阳路1.5公里柏油路,维修兰麻夭至呼阳路、三庆至呼阳路等道路100多公里。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为板城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水利,解民忧。为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该村申请投资近70万元,打机电井5眼,改造农田1300亩,使全村水浇地面积增至3000亩。针对村里老龄人群存在的危房无房难题,该村结合危房改造项目,先后为13名60岁以上老人解决了住房。2012年又建起区域敬老院一处,还有集文化、娱乐、洗浴为一体,可容纳100户村民的幸福园一处。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村党支部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每年开展卫生庭院、“星级农家乐”、“五好家庭”、“和谐农家”和“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开展棋牌、台球、篮球等健身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创建文明和谐村庄。
板城村的巨变赢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同时,村党支部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被县委评为“五好党支部”;2011年7月被评为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4月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2012年10月,被国家司法部和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