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的各项工作
创新工作形式,发挥独特优势,立足本职岗位

首都统一战线同心共筑“中国梦”

王砚文
2013年08月15日10:33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同心共筑“中国梦”

▲ 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打造“同心林”、“光彩林”等各种形式,参与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近两年,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达4463万元。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内,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在示范采摘黄瓜。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以“凝心聚力”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引资引智引项目活动,先后成功推动10余个重大项目落户北京。

▲ 圣火企业捐助延庆县大庄科乡慈母川村扶贫养蜂项目,受扶持的蜂农正在查看蜜蜂繁殖情况。2010年以来,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光彩惠农行动累计完成项目52个,帮扶农户7058户,安排就业一万多人。

民盟市委到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西沟村送温暖。仅去年,各民主党派开展服务民生项目44项。通过科技助农、智力扶贫、爱心支教、医疗义诊、抢险赈灾等社会服务活动,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首都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

建一个日处理量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办一个融合芬兰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成立一家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上月底落幕的第十三届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活动硕果累累,29位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华侨企业家、学者带来3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自2001年以来,这项活动已经累计吸引来自加拿大、美国等几十个国家600多人次的海外侨界人才,共计6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被带回国内,助推首都科学发展。

“这个平台上,‘为国服务、圆梦北京’八个字最吸引人,它点燃了我们心里的‘中国梦’。”参会企业家所说的,代表着首都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心声。

创新统战工作,“大盘子中有位置”

75岁的回族大爷、民进成员闪世昌,是东花市南里的“大红人儿”。老爷子定期在社区免费开班,讲藏头诗,讲中国传统文化,还协助社区举办书画展、庙会。社区里哪家老人祝寿、夫妇金婚、孩儿新诞,都爱找闪大爷填上一首贺诗添添喜气。

每提起这些,闪大爷反而不住口夸起社区工作:“是咱社区的‘网格统战’好,让我这个又是民主党派又是少数民族的老人感受到了‘肝胆相照、充满信任’,有机会为社区做点事,也为圆大家和谐社会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东城,创新统战工作与“网格化”这一近年来的“热词儿”紧密结合,被放到社会管理领域的整体工作中来。在街道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党委、网格统战小组三级联动的网格化基层统战新模式下,2000多名各领域统战人士被划分在8个社区的26个网格中,一改以往的松散状态,各网格统战联络员对每个统战人士走访摸底,逐一填写服务需求表,并按照个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困援助、健康医疗等服务;同时,也根据每个人的优势特长,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统战领域人才多,帮着社区里组织趣味运动会、文化节,参与志愿服务,开展法律咨询和健康知识讲座,是咱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东花市南里社区党委书记杨立新感慨。

北京独创的社会领域统战工作模式,印证了“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当中大有可为”,更将统战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商务楼宇和“两新”组织为主的社会领域,把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其他党外代表人士吸引和组织了起来,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就业、参与慈善事业、服务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共融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创新工作形式,搭建形式丰富的各类特色平台,统筹统战资源,成效显著:除社会领域统战工作,“凝心聚力”工程提出意见建议2230条;“海外人才助推世界城市建设行动”实施,完成竞技项目和公益实事136件次……

不同的平台,托举的是同一个梦想:助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正在首都统一战线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在今年全市统战部长会议上的一番话引人回味:“统战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各级党委必须把它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定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做到思想上真重视、‘大盘子’中有位置,实际工作中真给力。”

发挥独特优势,抓“中国梦”和首都工作的结合点

立秋已过,外边的高温天闷不住大棚里的瓜果长势。嫩绿的黄瓜,艳红的贞女果,这里却不是农家田,而是聚集了国内外高端种业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40余家的通州种业科技园。一枚小小瓜果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

而作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一部分,通州种业科技园背后,回响着北京以高科技手段创新现代农业的脚步声。这其中,不得不提致公党北京市委的“三年努力推落地”的故事。

2009年底,在致公党中央一次座谈会上,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北京在农业科技方面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做成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地。”在座的致公党北京市委主委李昭玲敏锐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在北京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对促进咱们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致公党北京市委有责任,也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它实现!”

说干就干,致公党北京市委很快召集党内农口、科技等相关领域专家对农科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讨,并决定把项目推动工作作为2010年党派参政议政的重点,主动提出承担项目的协调工作。

2010年3月,致公党北京市委将“关于在北京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城的政策研究”作为主委调研课题,召集近20名党内外专家,对农科城建设的条件、功能形态等开展研究,提出明确农科城的性质地位、功能责任,确立主要的科技和发展领域,创新管理模式等建议;4月,又邀请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带领调研组来京调研,就如何打造农业高端形态征求意见。

在调研的同时,致公党北京市委一直忙着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相关部门间牵线搭桥。经过中间协调,最终科技部组织召开座谈会,与北京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双方越谈越兴奋,顺利就农科城建设达成了意向。

在多方努力下,2010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农科城建设正式启动。

农科城落地了,努力却没有结束。2011年、2012年,致公党北京市委又连着两年对农科城追踪调研,先后拿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建设模式研究及建议》、《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研究及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并肩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具体来说,就是抓‘梦’和首都工作的结合点,发挥我们的特长和优势,在履行参政党职能上做出新成绩!”李昭玲阐述初衷。

这不仅是致公党北京市委的梦,也是八个民主党派共同的梦,是工商联、民族宗教界和其他统一战线人士共同的梦。近年来,市工商联连续举办“首都非公经济金融周”,搭建银行、企业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三方对接平台,有效解决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北京市天主教联系信教群众,发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积极作用,并动员教众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建立62万余元的北京教区慈善基金……不论是党派、组织、团体,都在围绕结合首都中心工作中发挥独特优势,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圆梦北京。

立足本职岗位,“我的梦”汇成“中国梦”

医术高超,有着“亚洲第一刀”美誉;病人信赖,被病患赞为“听到他的声音都觉得心安”;后辈敬仰,学生们亲切地叫他“俊主任”。在外人看来,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无党派人士张俊廷,已经完全实现了一个医生的最高梦想。

“我这点算什么?”张俊廷心底,还有一个更大、更瑰丽的梦想,“让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培养更多年轻的医生,把我们的经验带到全球的手术台上——让咱中国的神经外科站在世界的顶端!”

张俊廷说,那是他的“中国梦”。

壮志并非空有豪言。

张俊廷最拿手的颅底脑干手术,是神经外科界公认难度最高的手术。由于颅脑内特别是颅底,神经、血管细如发丝、交错难分,肿瘤又紧紧附着其上,手术时每一次小心翼翼将肿瘤与神经剥离的范围不过0.1厘米左右,一次手术往往要反复剥离上千次,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工作强度让许多年轻大夫也叫苦不迭,而58岁的张俊廷,每年要做500例以上。

即便如此,他名下随时有超过200台手术排号。“患者生着病等着手术救命啊,我能多做就多做一点。”

为了能“多做一点”,张俊廷早没了节假日概念,还往往在一天里给自己先后安排两台手术:术前准备、术后缝合等基础工作交由年轻医师完成,他则主攻“剥离”等关键环节,一台剥干净了,立刻赶去下一个手术室。

如此一来,受益的病人确实增加了,年轻医师们也能更多观摩到张俊廷的手术现场。但没有午饭、无法上厕所、全程高度紧张的早九时到晚九时,成了张俊廷的家常便饭;胃病、肩颈病、腰病,也都成了他的“老朋友”。

张俊廷爱打趣北京的限号政策对他“没用”,想一想他每天7点到岗,晚上常常9、10点还在手术室的状态,也就不难理解。

不眠不休换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让张俊廷成为神经外科的“一把刀”,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经验。除了毫无保留地培养医院里的年轻医师,他还长年坚持自己带队,组织同事到内蒙古、延安、贵阳等地义诊,给当地医务人员授课传经,手把手地带他们做手术。“动刀重要,动笔也重要。”张俊廷常常叮嘱学生,科研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多年来,他自己在国内外先后发表临床学术论文70余篇,国家、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为我国在颅底肿瘤和脑干肿瘤这一最具挑战性的疾病治疗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发出了有力声音。

首都统一战线里,像张俊廷一样的人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昌平板栗联社打造产业链条,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的中国农大工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高振江;带领事务所坚持每月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义务帮助台资企业、台商解答法律问题,推动首都法制建设发展的北京市雍泽律师事务所主任、台盟北京市委常委王涛;争取政策帮助全市妇女创业贷款资金累计达8亿元,组织活动培养千名妇女科技协调员、万名农村妇女实用人才,关注首都妇女民生的原市妇女联合会干部、无党派人士张小戎……他们立足平凡岗位,将梦想融入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千万个这样美丽的“我的梦”终将汇成伟大的“中国梦”。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工作动态
· 各地新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