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0日02:49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讯 (记者童浩麟 实习生杨雨瑶)“我们村是尉氏县人口最多的村,过去问题多。一年来,县环保局的驻村干部不仅帮我们办修路的实事,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指导。”8月8日,尉氏县大桥乡大槐树村村支书李法亮在修葺一新的村委党员活动室对记者说。
2012年6月以来,尉氏县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1032名党员干部,入驻全县516个行政村,深入开展“千名干部驻村蹲点、强化班子促进和谐”活动,以“接地气”的工作方法、“保发展”的工作目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实施“贴心”工程,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按照活动计划,由县直单位一把手带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蹲点村走访调研、服务群众,每月都开展谈心走访、产业结对等活动。在此基础上,驻村蹲点队员每月开展一次走访调研,一次党的方针政策宣讲,排查解决一批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半年组织开好一次民主生活会,培养发展若干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帮扶一批困难群众,切实办好一批实事好事。截至目前,驻村蹲点队员共走访困难户、老党员户、信访户7万多人次,组织“三下乡”活动195场次,
引进各类帮扶资金3215.3万元,确定发展产业新项目3022个。
“在活动中,我们要求驻村队员带着问题下去、带着实情上来;带着目标下去,带着思路上来。”尉氏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锋说。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驻村蹲点队员进行梳理研究,并经过“集体会诊”后提出解决办法。他们通过和种植养殖大户、回乡创业人员等结成“发展对子”,和农村特困户、困难群众和空巢老人结成“爱心对子”,和政策法规理解不透、对乡村工作支持不够、与村干部矛盾较深的隔阂户结成“学习对子”,和流动党员结成“关爱对子”等形式,做到困难和疑难问题就地解决。
结合农业时令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驻村蹲点队员还制定了“政策宣讲、民情走访、矛盾排查、矛盾化解、后进整顿、服务发展、扶贫帮困、建章立制、巩固提升、考核评比”等10个活动考核内容,做到工作措施具体化、内容任务数量化、完成效果指标化,使驻村蹲点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③11
(来源:河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