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7日05:28 来源:重庆日报
塘河古镇
核心提示
遇见一座没被商业氛围“打搅”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古镇,会有一种莫名的惊喜。
塘河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市级中心镇、重庆市最具魅力小城镇、重庆市首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老重庆风貌影视基地。虽然拥有众多“头衔”与“光环”,但难得的是它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原始风貌。
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怎样实现古镇的城乡统筹?“塘河思考的城镇化之路,是将各类资源整合为旅游资源,再将旅游资源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塘河镇党委书记李艳说。
不久的将来,塘河便会以全新的面貌惊艳亮相。
交通路网 让古镇“鲜活”起来
“现在,从塘河出发就能实现1小时主城、小时泸州、半小时江津、半小时合江。”塘河镇镇长邱永齐说。随着渝泸高速通车,区位上的优势不仅为塘河发展旅游业带旺人气,也让这个山区小镇逐渐鲜活起来。
对外,作为西南大通道的渝泸高速与重庆三环高速江永段在塘河境内相接,并设有互通出入,既能在1小时内衔接主城,又能在半小时内通达永川等周边区县,无论是承接游客还是百姓出行,都更加便捷。
对内,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还将建成3公里高速公路下道口到塘河古镇连接线公路、建成35公里滚子坪景区公路、建成S106省道到石龙门庄园3公里旅游公路。
“等路修好了,小车就能开到屋门口,我正和家人商量开办农家乐呢。”村民李有强盘算着今后的日子。有老李一样想法的人在镇上不少,大家都盼着家门口的路能引来致富的路。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引领着产业布局、人口聚集以及整体空间格局的形成。“未来,在我们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交通占据着核心地位。”邱永齐说,路网结构影响着旅游产业结构,更影响了塘河今后发展的整体格局。因此,可以说,路通了,古镇也会“活”起来。
基础设施建设 为旅游发展添后劲
神秘的石龙门庄园有哪些秘密?英雄的32111钻井队遗址留有哪些故事?300多年的塘河老街诉说怎样的历史与沧桑?滚子坪的桫椤谷能否找到与恐龙有关的点滴……
山、河、湖、瀑、洞、珍稀植物、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让塘河独具魅力。近年来,以《雾都》、《母亲,母亲》等为代表的20余部影视剧先后在塘河取景拍摄,塘河在内地的影视圈已小有名气,未来将打造成为老重庆风貌影视基地。然而,怎样将古镇旅游、影视基地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互动发展?在塘河看来,首先要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据悉,今年以来,塘河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沿河街房屋风貌整治工程以及500米特色商业街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垃圾中转站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增停车位100个,增设停车标16块,修建旅游公厕1座;启动建设兼具观景和旅游停车场功能的民俗文化广场;启动场镇街道综合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投入2000多万元的河岸综合整治工程也将在今年开工。届时,清澈蜿蜒的塘河两岸不仅具有防洪功能,也提供了安全、宜人的亲水空间。
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百姓安居乐业,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滚子坪风景名胜区已成功申报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塘河古镇国家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
特色农业产业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塘河有重庆最大的荔枝产业园。“每年还没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就已经被预定了一大半。”村民王友培说,不愁销路,大大增加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除了荔枝,塘河龙眼、花椒、笋竹都远近闻名。在滚子坪风景区,漫山遍野的竹海随风摇曳,满眼都是翠绿。“楠竹生长快,一身都是宝,经济效益特别高。”不少村民表示,发展笋竹产业成为家里增收的主渠道。
“下一步,我们还将新发展荔枝龙眼2000余亩,基本建成3个万亩荔枝龙眼、花椒、竹笋生态观光园,把塘河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邱永齐说。不仅如此,塘河还将完成旅游导视系统设置,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引导当地群众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展示古镇的魅力。
“塘河古镇的城镇化发展之路需要旅游来支撑。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塘河历史文化名镇、中心镇和影视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加上市建委的关心和指导,必将更好地推进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古镇塘河正在加速焕发新的活力。”塘河镇党委书记李艳说。
塘河的古街小巷依旧淳朴,乡村步道美景如画,从主城开始,一小时后便能享受塘河的柔软时光。 文/王静 余麗柃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