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百姓安危,是对干部群众观的最好考验

延安市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2013年08月06日16:04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百姓安危,是对干部群众观的最好考验

7月3日以来,一场百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了延安。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涝、滑塌、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席卷全市13个县区,158个乡镇、社区,其中10个县区灾情严重。全市因灾死亡42人,78万人紧急撤离,直接经济损失114亿元。

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副省长祝列克等省上领导亲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防汛救灾。赵正永强调,“要坚持防大汛、抗大灾,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首位”,并对延安市委、市政府正确研判灾情、果断安排部署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在抗灾一线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延安市委、市政府科学应对、妥善安排,基层干部冲在一线、发挥作用,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省长娄勤俭要求延安市和省级有关部门发扬延安精神,一手抓防汛抗灾,一手抓灾后重建,使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让灾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进一步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必须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充分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出现险情,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群众的评价,是对延安市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好检验,也是延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最好佐证。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中,延安市15万名党员干部“火线”历练,以血肉之躯,挺起大灾中坚强的“脊梁”;以为民的立场、爱民的本色、亲民的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记者采访灾区的近10天里,所到之处,处处可以听到群众对党员干部和政府由衷的赞誉。多年以来,干群关系从未如此融洽,真正亲如一家。群众赞叹:“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两把锁“锁住”干群鱼水情

7月27日,省委书记赵正永前往受灾最重的延长县郑庄镇察看灾情。

车辆经过沙滩坪村时,赵书记看到村口站着一群人,于是临时停车,走向人群。人群里快步迎上来一位老汉,急切地问:“哪位是省委书记,我要反映事情。”赵正永书记示意他说。老汉拉着旁边包村干部刘旭的手说:“多亏这个干部救了我的命。”说完,又指着赵正永书记身后的延长县县长贺延峰说:“还有这个干部。幸亏他们硬把我从家里搬出来,要不我就和窑洞一块被洪水冲走了。”

老汉名叫贺成俊。7月24日早上5点多,得知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临,延长县县长贺延峰立即到郑庄镇督促检查群众撤离。在路过沙滩坪村时,发现靠近河岸的一户石窑院里还有人,立即下车走了进去。倔强的贺成俊说:“我的窑洞结实得很,塌不了”,坚决不走。贺延峰就让乡镇干部硬把老汉撤离到了其儿子家里。7月25日,特大暴雨袭击郑庄镇,贺成俊的窑洞被洪水卷走。

对于干旱的陕北而言,老百姓对雨历来是期盼的,几乎从没想过雨水能成这么大的灾,对水灾缺乏经验和思想准备,所以想要说服群众舍弃倾其一生积蓄置办的家当和家畜撤离,难度非常大。在撤离群众之初,干群矛盾一度非常尖锐。对于上门做工作的干部,撤离户辱骂推搡时有发生。

7月12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安塞县真武洞镇李圪塔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智和村上22名党员分头行动,到危房户家中撤离乡亲们。

借着手电筒暗弱的光线,张玉智深一脚浅一脚,用了两个小时跑遍所负责的14户危窑危房户,并将他们安全撤离到了学校和支部活动室。当走到最后一处危窑户胡志军家时,胡志军一家人根本不相信这雨能把窑下塌。顾不上过多解释,在一家人的叫骂声中,张玉智连推带拉把他们弄出窑洞。刚走出100来米,“轰”的一声,窑顶上的土就塌了下来。看着已成废墟的窑洞,胡志军愣住了,等回过神来,“扑通”一声跪在了泥地里:“张书记啊,要不是你我们全家人就没了。”

为防止撤离群众返回家中遭遇次生灾害,安塞县创出了“两把锁一封条”的撤离经验,即撤离户自己给门上锁一把锁,包户干部再锁一把锁,并贴上封条。这一做法迅速在延安各县区推广,挽救了许多生命。

此次灾害,延安共倒塌房窑4万多间(孔),95%以上是在群众撤离后很快倒塌。及时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此次大灾中事前最艰难、事后最暖心的一项工作。不少干部不仅要磨破嘴皮一遍遍劝说群众撤离,还要给群众临时照管家里的牲畜。死里逃生的群众,之前对干部有多少指责谩骂,之后就有多少自责和加倍的感激、赞誉。

“我们的这支干部队伍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要求,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在最关键的时候,舍弃了自己的家,有的甚至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