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3日05:10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郭晓静 实习生 周媛
如果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的订单摆在面前,你接吗?
“我不接!”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水泵厂)董事长陈晴说,做1亿元活儿挣1000万元,这种事很多企业都会做;而水泵厂想做的是,2000万产值的活儿,利润要有1000万。
2012年,重庆水泵厂的产值不足10亿元。这种规模,在全市装备制造行业里并排不上号。即便如此,重庆水泵厂的员工们仍很固执:不做无效益的规模,拒绝毛利率40%以下的活儿。
陈晴的底气来自三方面——核心业务独家经营、不输于民企的激励机制、让跨国公司羡慕的创新团队。
独家经营:
保证高额利润
在轧钢的过程中,钢板的表面会迅速形成又硬又脆的氧化层,俗称“鳞”。如果不除“鳞”,就会影响钢材质量。因此,钢厂在生产过程中要迅速用高压水冲刷“鳞”。
高压水的压力有多大?“现在最大的,已达到每平方米300多公斤,这相当于在3000多米深海底部的压力。”陈晴说,整个除“鳞”系统,从设计到交付使用,国内只有重庆水泵厂一家能做。
“在这个领域,不论谁中标,都会找我们。”陈晴说,独家经营是高利润的源泉。
前不久,重庆水泵厂为全球排名前三的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提供了整套除“鳞”系统。这也是浦项制铁第一次使用中国的除“鳞”系统,之前他们一直用的是日本设备。
事实上,重庆水泵厂独家经营的,还有海洋石油开采和矿石远程输送等需要的压力泵。海洋石油开采所需的压力泵,国外名牌产品要80万美金/台,只能用3个月;重庆水泵厂的产品每台售价100多万元人民币,且一年都不用维修。重庆水泵厂的产品一问世,国内就基本没有再进口的了。
激励机制:
快速形成研发能力
重庆水泵厂今年已62岁了。在过去的62年里,重庆水泵厂从未出现过亏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在计划经济年代,重庆水泵厂一直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占据重庆水泵厂销售收入80%的军品业务突然归零,全国水泵行业又迅速集结了几百家规模以上企业,小富即安的日子一去不返。 (下转3版)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