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2日08:27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文才 通讯员/林保 李飞君)茂名化州市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围绕村级“班子建设、议事决策、管理监督、考核评价、更新推出”五个方面建章立制,建立规范村级组织运作“五项制度”,使村级组织走上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规范运作轨道,全面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班子建设制度 培训全市367个村支书
化州市每年对全市367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并建立村级班子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学习和讨论村级工作,加强村级班子沟通交流,增进班子团结,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突出村级党组织在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还建立村级班子成员轮值制度,工作日晚上和节假日安排1至2名村级干部值班,处理村内各类突发事件,办理群众事务,杜绝“人难找”、“事难办”现象。此外,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村级干部深入农户每月不得少于7天。
议事决策制度 促村级组织决策科学民主
推行“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度进行决策,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并建立村级民主恳谈、民主听证以及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完善决策运行机制,坚持确定议题、会前充分准备、会上民主讨论、研究形成决议、执行分工落实的程序。对重大问题、重点基建项目和重大经费开支使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实行集体决策。
管理监督制度 建立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
建立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完善“三公开”工作审核、资料归档等程序,使“三公开”有依有据,有迹可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对村级年度发展计划、党员发展、村级财务收支、建设项目名额分配、救灾及扶贫款物发放、村干部考核情况、筹资筹劳方案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市还建立“四笔会签”制度,对村级范围的所有涉及到村民切身重大利益的财务开支项目,实行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四笔会签”制度。此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资源招投标、“村账镇代理”、集体资产监管等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绩效考核制度 考核不称职干部不享受绩效奖励金
建立村级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和村级班子、村级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和承诺制度,实行村级班子和村级干部工作实绩记实、工作实绩公示制度,让党员群众进行监督。并建立绩效奖罚制度,以绩效考评的结果为依据,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进行奖优罚劣。每年市财政预算列支250万元作为村干部绩效奖励金,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不享受绩效奖励金,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其职务自行终止。通过建立村级干部绩效考评制度,打破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干部“退出”制度 对“庸、懒、散”村级干部问责
该市制定了《化州市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和《化州市村党支部问责暂行办法》,建立起优胜劣汰和有序更新的村级干部退出机制和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村级干部淘汰制度,对“庸、懒、散”的村级干部进行问责,根据相应情节对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村级干部,采取诫勉谈话、责令辞职、停职、免职、撤职、罢免等措施,确保村级干部退出有章可循。去年以来,该市对23名村级干部进行了问责,5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党纪处分,10名村干部被免职,6名村干部不在岗被停发了报酬补贴,有效地促进了村干部的作风建设。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