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徐闻:足立湛江 钱赚海南

2013年07月31日12:3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徐闻:足立湛江 钱赚海南

  编者按

  事关广东全局发展战略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已经正式出台,这表示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构建科学发展新格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进程中落下的重要一子。

  “郡县治,天下安”,强省之基在于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县域经济成为一块突出的“短板”,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县域经济和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可以说,振兴东西北,实现“两个率先”,基点在县域层次,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民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南方日报》启动“问策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系列调研采访,站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现场,通过对县域的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力图解释在现代全球经济下,何为一县经济持续繁荣的源泉。敬请垂注。

  蓝天碧海银沙,棕榈椰林飘逸,这是徐闻,这里的海波澜不惊,犹如一位娴静少女跨越千年在此守候。徐闻县也因拥有绵延400多公里、全国唯一的纯热带海岸线,今年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寄望成为撬动徐闻“生态崛起”的支点。

  然而,去年徐闻全县仅完成生产总值约11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8亿元。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能否借助其资源禀赋,跨入现代服务业时代,实现这“惊险的一跳”,考验的不仅是广东人的智慧,同时也为粤东西北发展中县域如何崛起提供探索样本。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花落徐闻

  隐藏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再次引起国家部委的关注。

  不久前,徐闻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徐闻县委书记钟力坦言,示范区落户徐闻将加快该县海洋经济转型,同时促进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对全县经济的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和建设海峡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闻三面环海,全县海岸线400多公里,海域面积8932平方公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连片性最好的珊瑚礁,其中核心区面积4356.1公顷。

  示范区花落徐闻,是激励亦是压力。钟力感慨万千:“徐闻离海口仅18海里,我经常通过海口机场出去交流考察。站在海口望回来,徐闻这边是点点渔火;而徐闻这边望过去,海口那边是灯火璀璨。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徐闻一定要发展上去。”

  寻找经济发展的圣杯,徐闻出台了“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建设方案”。副县长蓝启洪介绍,围绕发展生态型海洋经济强县为目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徐闻要构建竞争力强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一是做强做优滨海旅游产业。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打造中国大陆最南端旅游区,提升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影响力,建设新型海洋产业和休闲渔业为主的新寮岛和优秀国际旅游岛的罗斗沙和六极岛;二是建设用地1100亩的海安渔港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发挥进出海南岛物流大通道优势,培育和发展现代海洋物流业,大力拓展海洋新兴产业,合理开发风电等清洁能源,开展海水淡化综合利用试点工程等十二项目重点工程。按照上述目标,到201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5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35%以上。

  通向繁荣的最优速度与次序,旅游业被摆在了最前端。

  滨海资源与人文底蕴丰富

  “听湛江的话,赚海南的钱”。徐闻人的这句口头禅演绎自钟力:徐闻离海南最近,地域上属于湛江,但经济上以海南为中心。

  “徐闻是往返海南的必经之地,每年经过徐闻渡口的人上千万,能不能让一部分游客在徐闻停留2天?”这一直是钟力在思考的问题。

  游客的选择并没有让徐闻遂愿。去年全年徐闻共接待过夜游客103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2.7亿元;而对岸的海南省去年全省接待过夜游客3320.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9亿元。这让徐闻旅游局局长陈北跑百思难解:徐闻拥有“三海汇翠,汉魂千年”的比较优势,旅游的轮子为何驱不动呢?

  事实上,徐闻不仅滨海资源丰富,而且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年历史看湛江,千年历史看雷州,两千年历史在徐闻。徐闻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自汉武帝开始就在这里设郡,苏东坡、汤显祖等也曾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很多历史人文遗址。从区位来看,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和琼州海峡北岸,离海口很近。在热带气候环境下,这里四季如春,瓜果菜四时飘香。在谈PM2.5色变的情况下,徐闻的空气质量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所在。

  此外,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的雷州半岛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形成世界上罕见的火山地质现象。到目前为止,雷州半岛共发现火山76座,其活动规模在我国第四纪的九个火山区中居首位。目前在徐闻可见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天然湖或坑,如下桥镇的二十四坑、石门岭火山口、龙堂福田洋、石板岭古峡谷、曲界镇的田洋火山口等。

  琼州海峡观光、火山地貌、珊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徐闻被确定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在一定程度上为徐闻在旅游开发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努力探索城市开发新模式

  缺乏强大的财政作后盾,被认为是徐闻发展滞后的后天原因。

  去年广东全省人均GDP达到54095元,徐闻的人均GDP为16784元,不到全省的1/3。陈北跑称,徐闻县在2011年才有了高速公路,在广东来说算是比较迟了。到现在,到主要的景点或者景区的交通还不完善。

  “在特定时间,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内生于其给定的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相对充裕程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速度和所需要的相应基础设施改善。”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所副所长李飏认为,徐闻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如何形成具有强大复合功能的滨海度假旅游地,这不应该只是徐闻人在思考的问题。

  在严重依赖政治和国家资源分配的城市发展逻辑下,徐闻并不甘心充当看客角色,一直在努力创造条件。

  地缘优势使徐闻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辐射最为直接的黄金宝地,并作为环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单位和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发起单位。徐闻邀请了中科院地理所科学规划海峡城市功能布局,按照建设生态、休闲、文化、港口型海峡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努力探索城市开发新模式。

  举全县之力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大汉三墩旅游区便是一个案例。

  徐闻大汉三墩有着2000年前海上丝路始发港的历史底蕴,又有着小岛、海湾、红树林、龟石、湿地湖泊等资源,历来为旅游界人士看好。三墩建设,徐闻探索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根据部门职能及其实际情况,把各工程项目分解到各单位。一时,徐闻掀起大汉三墩建设热潮,徐闻县125个单位十几万人次参加了建设;大汉三墩首期工程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社会集资6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徐闻深化对菠萝的海、新寮群岛、角尾珊瑚礁区等诸多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期通过“规划作品、打造产品、包装精品、出售商品”的思路,逐个打造景点,形成徐闻的旅游路线图。

  “往北冷了,往南热了,徐闻正好!今天徐闻和海南的关系就像深圳和香港;徐闻只要有几个突出的旅游产品登场,立马就能吸引海南每年3000多万的过夜游客过来。”钟力信心满怀地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不妄自菲薄

  亦不夜郎自大

  ■记者手记

  “战略高地、成本洼地”,用这句话形容徐闻的发展优势恰如其分。

  徐闻天生丽质,具有开发的潜力;她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慧眼识珠的伯乐。如何让上天赋予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譬如迈阿密作为旅游度假的天堂,成为南美地区金融中心和全美的副总部的所在地。

  欲速则不达。当下,徐闻最需要做的是守护开发,只有守住了这片蔚蓝大海,才能将徐闻发展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环北部湾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的巽寮湾堪称一个开发蓝本。为避免无序开发,惠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引进金融街控股公司对这一区域进行开发建设,确立了“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开发原则。金融街公司对于巽寮湾的开发权也几乎囊括了旅游区管委会的辖区范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巽寮湾实行了三个配套先行。首先是市政配套先行:通过采取BT模式,投资3.4亿元开通了6.8公里长的巽寮湾大道,投巨资改造了7.5公里的滨海大道以及修建好一大批水电路气等基础市政建设工程,并率先做好景区的绿化环境、沙滩美化,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其次是旅游配套先行,拥有29平方公里的山海控制版图,利用白金沙滩、海景、山景等资源,打造出星级酒店、度假公寓、别墅,以及商业、球场、游艇码头等娱乐设施,拓展高尔夫、游艇、帆船等户外运动项目,形成具有强大复合功能的滨海度假旅游地。最后是商业配套先行。

  在这个开发过程中,金融街控股公司作为一级土地开发商,全面规划,大力招商;政府则出台了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为金融街引进五星级酒店群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一家主导,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形成和确立。

  今天,巽寮湾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成为珠三角区域首屈一指的滨海旅游黄金枢纽;要变成全国性的主题情境度假示范基地;成为国际化的滨海度假共享节点。

  相比巽寮湾29公里长的海岸线,徐闻拥有4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巽寮湾背靠珠三角,徐闻与海南一水相连,坐拥每年3000多万的潜在游客。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徐闻最需要做的是以最开放的心态,去引智、引资。不妄自菲薄,亦不夜郎自大。

  ■对话

  徐闻县委书记钟力:

  我们要实实在在

  对得起这片土地

  在钟力看来,徐闻最关键的还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主线是借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融入、主动竞争”的工作思路,要将徐闻发展旅游上升到广东省乃至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范畴,构想建设琼州海峡旅游区。

  南方日报:徐闻目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钟力:农业目前仍是徐闻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原来占51%,现在是49%;第二产业16%左右;第三产业占35%左右。我们去年的GDP是120个亿,这样一算,我们第二产业也才20来个亿。多年来,多届领导都认识到“无工不富”,因为没基础,发展起来就很缓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绿树保留住了,这是徐闻人引以为豪的东西。

  南方日报:徐闻提出城市要向海边走?

  钟力:湛江给徐闻的定位是未来的湛江副中心城市。我们邀请了中科院合作做城市规划,海峡新城便是一个很大的着力点。以徐闻这个老县城作为一个据点,往开发区延伸,再往海边延伸,建设中的海峡城市将是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的城市。通过综合考量、征求意见后,我们打算在这里建成一个中华文化活化石基地,并把徐闻打造成为“养生名城,穿越之都”。

  养生名城,是因为这里有着非常优越的生态环境。徐闻人常说,这里的瓜果菜是用地下抽上来的矿泉水浇出来的,很生态、很环保。我们平均每天都有40吨瓜果菜运往北方地区,1/3运往海南。

  所谓“穿越之都”,因为徐闻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按照规划,沿着滨海大道,我们将建设不同朝代的城池,从夏商周一直到清朝,一个朝代一个城,除了汉城3000亩外,其他的都按照1500亩来建。每个城内的生活元素都有着那个朝代的风格、特色与文化。

  南方日报:生态是徐闻对外推介的一张王牌?

  钟力:对。就前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汪洋来到雷州半岛就讲了一番话:“珠三角现在拥有的,你们徐闻未来经过努力一定会拥有。你们徐闻现在拥有的,我看珠三角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拥有了。”我觉得他说的就是我们徐闻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

  前不久,北京有家叫浩然资本的投资公司,他们自费做了部徐闻的短片,介绍徐闻的资源优势。他们提出要在徐闻分期投资数百亿,打造中国的迈阿密。但目前还处于洽谈阶段。

  南方日报:就是说,徐闻的发展路径是寻求从农业大县向现代服务业跨越。

  钟力:我们也深深知道“无工不富”,但徐闻绝不走“村村上项目,镇镇上工业”的旧路子,保证生态是第一原则,以后发展工业都要求是环保型、低碳型工业。我们要实实在在对得起这片土地。

  徐闻最关键的还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业。徐闻的发展主线是借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融入、主动竞争”的工作思路,要将徐闻发展旅游上升到广东省乃至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范畴,构想建设琼州海峡旅游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龙金光

  通讯员 刘卫

  实习生 邹小玲 徐闻报道

  策划:郭亦乐 谭仕龙

  统筹:王晖辉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