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老兵
——记“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进明

2013年07月31日11:13   来源:江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老兵

平凡岗位,不平凡的作为

无论在哪个岗位,当兵就要当一名顶呱呱的兵。怀揣着当一名好兵的愿望,李进明从警勤中队通信班的一名新战士,到现在的通信修理高级技师、一级警士长、七级士官,每一步都踏实勤奋,积极进取,在不断探索中谋求作为。

李进明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为弥补不足,他借来高中课本及《电子维修》、《电工学》等教材,把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卡片,装在口袋、挂在墙上,一有空就看一看、记一记。多年来,他结合岗位实践,研读电子技术、网络工程书籍700多册,撰写心得70余万字,装卸各类电子元件10万多件,几乎把所有可以支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凭着“笨鸟先飞、蚂蚱啃骨头”的拼劲,他熟练掌握了通信维修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取得大专文凭和计算机二级证书。

在战士们眼里,似乎没有李进明解决不了的问题。每遇技术故障,李进明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简单。在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山区中队时、在抚河唱凯堤决堤的抗灾现场……他勤学苦练出来的过硬本领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整个部队的通信畅通。

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浪潮下的通信兵,真正成为首长机关和广大官兵的千里眼、顺风耳?李进明勇于探索,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了研制一款操作简便、报警灵敏、能全天候工作并显示事件性质方位的新型报警器,他前后60多个日日夜夜泡在修理室,查阅图纸资料,设计电路图,并十多次联系大学电子信息方面的专家教授对电路图进行科学论证,经历上百次试验才获得成功。他还研制出WJSS—1型哨位电子报警器、哨位语音警示器、哨位多功能信息台等20多项创新成果,被武警江西总队推广应用。

平凡人生,不平凡的奉献

军人就要讲奉献——李进明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平实与淡定的每一天,演绎出不平凡的故事。

面对部队的召唤,他总是义无反顾,无私付出。1996年2月,由于总队要举办通信集训,借调他担任教员。结婚才3天,他就接到了支队“接电速回”的电报,与新婚妻子惜别后,他搭上火车连夜赶回了部队。多年来,他为了培养通信技术骨干,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探亲假。他坚持开办网管员培训班,结合工作经验梳理编写教材、操作手册十余本,因人而异制订学习计划,把所学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战友,仅经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就达120多人。

工作至上,事业第一,是李进明的人生写照。2001年底,李进明家属带着小孩从福建老家到部队探亲,他却因为在黎川中队安装三级网设备而无暇顾及,晚上4岁的女儿在玩耍时不慎打翻了热水瓶,留下了一大块无法消除的伤疤;2003年11月,他父亲心脏病突发住院,医院连发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家人多次打电话催他立即回家探望。然而此时他正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调工作,如果离开整个项目就得停下来,他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此事,而是默默承受内心的悲伤,坚守在工作岗位。2011年9月,在支队组织的例行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T细胞淋巴瘤,但他考虑最多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部队建设,在接受6次化疗的过程中,他经常在电话里为战友们讲解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病情一有好转就立即投入工作。

在通信修理的平凡岗位上,44岁的忠诚老兵李进明,依然在坚守。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