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0日06:45 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市政府节俭办亚青会,场馆和设施“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大赛的28个场馆,有27个是维修利用的旧场馆,而唯一新建的橄榄球场是江北体育中心的一部分,赛后将成为向市民开放的体育公园;开闭幕式经费支出还不到同类赛事开闭幕式预算的十分之一;开幕式,演职人员控制在千人以内,不请明星大腕,全由青少年参加——这些办会“内幕”一经披露,即在网上引起热议。
不求排场,不讲面子,不图虚荣,不要浮华。亚青会的节俭之举,值得称道。
过去,一提到国际运动会,便容易想到兴师动众地建设场馆,一些地方为建豪华场馆,不惜动用民生工程资金,大手大脚办盛会。而眼前的“亚青之俭”,告诉我们一个朴素道理:老百姓要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不仅表现在日常行政的节俭上,更表现在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上——将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物尽其用,用就把它用好用活,无疑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节俭办亚青会,让节俭体现在赛事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提高和培养青少年的节俭素养,正确认识体育、科学行政、节俭行政,都有着深刻意义。
如果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将“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节俭行政意识,延伸到日常的经济建设中去,时时处处讲求节俭,那么,亚青会的“节俭办会”精神,就会变一次性为多次性,更值得期待和褒扬。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