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7日04:56 来源:吉林日报
理论与常识有何区别?科学与理论是什么关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掌握理论?我们的理论自信究竟来自于哪里?……
7月26日,长白山讲坛·精神家园系列讲座之二——理论自信与精神家园在省宾馆一楼大剧场举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听众带入了一个陌生而又有趣的理论世界,带领听众领略了理论的独特魅力。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概念系统,所以它区别于常识,常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是没有逻辑的,而任何一种理论必须表现为概念性和体系化的。”孙正聿教授从理论的概念谈起,并深入阐述了理论的特性及其功能。同时,对我们的理论自信和精神家园的理论支撑也做了深刻的阐释,孙教授认为,理论自信来源于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理论可以改变我们精神家园的知识结构,提高对精神家园的认识能力,充实精神家园的内容,坚定理想信念。在谈及如何学习理论时,孙教授用“真诚、真实、真切、真理”来概括,让在场听众受益颇多。孙正聿教授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开阔的理论视野,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滋养精神的盛宴。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来自长春市委党校党建党史教研部的郑凯旋在谈及感想时说道:“听了讲座,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大家的风范,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思维,扩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同时,使我对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过多地研究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听完这个讲座之后,我们应该多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多了解基层以及人民群众真正需要什么,将这些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理论自信给人力量和启迪,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对此次讲座感触颇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学生雪婷在讲座结束后说:“此次讲座让我们大学生很受鼓舞,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使我们能够摆脱急躁的心境,在纷扰的社会环境中培养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充实精神家园。”
“孙教授的理论自信和精神家园的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思想洗礼,因为我是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名老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孙慧表示,此次讲座对她的工作帮助非常大,“在教学中,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讲课具有吸引力,如何使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今天听了孙教授的讲座,我对理论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理论不是与生活、实践相对立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像孙教授所说的它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如果没有了这个概念系统,那么我们的现实生活就会失去行动指南而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既不能脱离了实际而空谈理论,也不能够脱离了理论就事论事。”
来自长春市南关区委宣传部理论科,从事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于晶,在听过讲座后谈了自己的看法:“听了讲座我收获很多,孙教授用我们身边的事例把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与回味,对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坚定理论自信,扎实做好基层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深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形式,推进我们的理论宣讲,使理论宣讲大众化、群众化。”
又一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又一场理论甘霖洒向全省。相信长白山讲坛将会在全省掀起崇尚理论的学习热潮。
(来源:吉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