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5日08:20 来源:南方日报
梅州市大埔县公安局西河派出所民警在指导群众做好古居保护工作。何志林 摄
从梅县一路向东,就到了地处粤东山区的大埔县。道路两旁树木葱茏茂盛,清澈的梅谭河蜿蜒向前,梯田阡陌纵横,层层叠叠。乡间公路旁,山谷高坡间,一座座白墙墨瓦的旧宅子,时不时跃入眼帘。岁月从山间清泉间流过,从一花一木中流过,从疏密有致的别致古居流过,不经意间刻下了年轮,却更有韵味。
大埔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广东省山区贫困县之一。虽然贫困,但“平安”的金字招牌却极为耀眼。今年5月31日,大埔县被中央综治委评为“2009至2012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这是该县继获评“2005至2008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曾祥龙 何苏杭 苏加桥
策划统筹:戎明昌 陈捷生
平安样本
多级联防保护古民居
大埔客家文化厚重,全县有大大小小上千座古民居,这些古民居的门罩、柱子、窗栏等处都饰以砖木、石雕,而屋檐、屋顶等处均有各种人物、花饰等木雕。这些古建筑是历代文化在建筑风格和艺术上的象征,不仅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于是一些盗贼打起古文物的主意。
一天凌晨,西河镇大靖村两名护村队员在巡逻时,发现一辆皮卡小货车停在三岔路口,而道口百米处就有一座古民居。护村队员觉得不对劲,一边报警,一边叫上其他队员,带上木棍等家什折回三岔道口。护村队员将小货车拦截下来。发现车上绑着一张古案桌。民警随后赶到,将6名涉案人员悉数抓获。
古民居少有人居住,居住者又多是老者,如“继志堂”这个偌大的老屋仅居住有10人,其中有7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百年古民居难守,给盗贼可乘之机,再加上山区治安相对平静,村民对古民居的防盗意识不强,盗贼往往易得手。目前大埔县有近200座较有规模的古民居列入重点管理范围。
了解情况后,大埔警方对全县古民居进行排查,民警走村串户,向当地群众宣传安全防范工作。同时还建立多级联动责任制,对列入保护的古民居,由镇干部、村干部和群众落实责任,每晚轮流看护,派出所加强巡逻,村里加强检查;并进一步落实派出所、国土所、文化站等相关部门责任,防止出现古民居构件被盗、在保护范围乱搭乱建及改变古民居原貌等破坏行为。
“捆绑式”综治警务服务群众
30出头的张继锋担任西河派出所所长已8年。西河所深藏深山,却连续三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这样的荣誉对只有4名警力的山区派出所而言,难能可贵。张继锋也由此荣立个人二等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西河派出所所有工作都井井有条。民警办公室,柜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大摞档案资料。有报警登记、值班日志、特种行业管理、扣押物品登记、流动人口登记、执法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专业业务,也有法制副校长工作档案、治保人员联系登记、防范宣传资料等联系群众的日常记录。
为解决撤并镇后边远山区村民办事难和治安防范比较薄弱的矛盾,大埔县推出“综治警务”模式。在人口集中的撤并镇,将“综治工作站”与“警务工作室”结合在一起,机构隶属于镇党委、政府,成员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班,确保群众“来访有人接”、“遇事有人办”、“报警有人处”。这种捆绑警务模式,解决了警务室警力不足的问题,有效维护了治安。
大埔县村民长期以来依靠“九山半水半分地”过日子,都是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维持生计。可是从今年3月份以来,大埔辖区内发生多起奶羊被盗案件。大埔警方迅速启动区域联防机制,成立专案组联合派出所侦办案件,确定嫌疑车辆后,将情况向各派出所通报。4月21日凌晨,该团伙再次在西河镇北塘村伺机作案时,专案组民警和西河派出所及邻近的茶阳派出所民警联合出击,将该团伙3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黄某钗、颜某交代,盗窃了40只奶羊,涉案价值达12余万元。
边界相邻各镇“轮流坐庄”防控
大埔县东邻福建省平和县,南接潮州市饶平县和梅州市丰顺县、西邻梅县,北连福建省永定县。作为行政区域的交界处,大埔其实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选择为作案的便利地域。对此,大埔警方早已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与邻近省市县的兄弟单位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如“闽粤赣龙岩梅州赣州治安联防协作”联防机制。这种机制的触角还延伸到村一级,如光德镇与周边的饶平县新丰镇、三饶镇,以及各镇下辖的村,每年定期派出代表集中在一起商讨治安联防问题,由各镇“轮流坐庄”。
这种常态化的联防机制,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消除了边界地区的治安管理真空状态。分属梅州、潮州的派出所经常联合开展行动,哪一方需要协助的时候,其他协作单位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信息,展开协作。
去年,福建龙岩市永定县发生了一起抢劫金铺案,犯罪分子持枪抢劫了80多万元的金银首饰。犯罪分子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作案期间几乎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初步侦查是经大埔而来,永定警方决定请求大埔警方协助调查。大埔警方经过大量的查阅,找到了侦查突破口。原来,该嫌疑人是广西籍人,此前也曾在湛江抢劫金铺后逃脱,在网上物色到了大埔,原以为这是三省交界地带,作案易得手逃脱,便从湛江坐大巴来到大埔,停留数日后才到永定作案,后在海南落网。
边走边评
A城警方搞行动,罪犯就跑B城;而B城一搞行动,罪犯就跑A城。这种一地治安好转、另一地治安反弹的“跷跷板”现象,反映的是两地相邻边界地带的治安困境。狡猾的犯罪分子专盯空子,流窜作案。大埔处于的正是这种行政区域的交界地带。而作为一个受限于人力、财力、物力的山区贫困县城,还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创下了连续4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好成绩,实属不易。
对话
大埔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温启龙:
少发一宗案
就多份安全感
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大埔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温启龙。他说,少发一宗案,群众就多一份安全感。大埔县已连续4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了刑事发案连续8年稳中有降。
南方日报:大埔的14个镇全部被评为“梅州市平安镇(街)”,挺不容易。有哪些好的工作机制?
温启龙:这几年来,我们坚持情报信息主导维稳工作的理念,以建设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维稳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与上级业务资源共享、与网警和各基层情报互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重点人员稳控机制,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三是建立了基层情报信息队伍网络机制,在全县255个村(居)建立村级情报信息员,全部覆盖到镇村一级。村级情报信息员队伍建立两年多来,共收集治安情报信息260多条,及时快捷全面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为处置各类警情掌握了先机。
南方日报:大埔县地处粤东山区,多数青壮年要么外出务工,要么经商创业,留守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对于这个治安薄弱环节,我们有什么好做法?
温启龙:我们联合电信部门推出基层农村“电话平安联防”活动,村民如果遇到急病或危难,只要按下预先设置的数字健,就能够发出紧急求援电话,附近村民和有关部门就能快速前往支援,目前,全县共有2.6万户农户加入基层农村“电话平安联防”活动。
南方日报:这几年大埔的治安形势也一直比较稳定。
温启龙:在做好防的同时,我们一直坚持严打整治行动,对各类侵财案件绝不手软。比如今年5月1日凌晨6时许,110指挥中心接到报案称一辆小轿车刚被盗,我立即指令湖寮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并指令民警上路设卡拦截,不到1个小时,民警就查获被盗的小轿车,并将窃贼黄某抓获。少发一宗案,群众就多一份安全感。大埔县已连续4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了刑事发案连续8年稳中有降。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