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68.7%受访者认为公交让座靠自觉不能强迫

96.2%的人曾经给他人让座
2013年07月24日10: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68.7%受访者认为公交让座靠自觉不能强迫

76.8%受访者认为被让座者与让座者应相互尊重

怎么解决因座位而产生的纠纷?调查中,76.8%的人认为“让座与被让座者应相互尊重”,66.8%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城市文明精神倡导”,57.7%的人希望“公交司乘人员进行合理引导”,52.8%的人期待“设立老弱病残孕专座并严格禁止非需要者使用”。

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易林教授表示,本质上,像让座这种公民道德应该在民间自发形成。 “大家都有对社会的责任心,就会关注他人是否幸福,就会秉持尊重,与他人积极沟通。比如有个身体不舒服的年轻人坐在车上,面前站了一位老人。本着对他人的关心,年轻人会主动向老人解释自己的身体情况,以获得谅解;相应地,老人也会顾及到年轻人的感受而不会对他有攻击性言行。同时,车上也会有其他人体谅二者,给老人让座。所以,在一个具有公民道德的人群里,这是很好解决的问题。 ”

江苏常州的周焱老师觉得,现在的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要求他们去竞争,为自己谋划成长的空间,而非通过合作来创造价值,这样的基调会可能使人忽略周围人的感受,对陌生人往往难有自然平和的出发点。

易林认为,现在中国仍是“熟人社会”。虽然大家对现代文明社会了解得越来越多,但很多中国人在实践层面仍然不大懂得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即缺乏一套成熟的社会契约。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公民对自己幸福的关注和对他人幸福的关注,以及对共同体的责任感同样重要。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正常运作所需的公民伦理。

易林说,由“熟人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需由公民进行自我教育、平等协商,需要每个人有反思意识——既做自我批判,也让社会批判,为了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幸福,最终自发、自在、自由地走出来。“这种意识在比较年轻的人群中比较突出,因此我看好年轻人。”(孙震)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