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看长寿奶牛经管新模式

2013年07月24日05:33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看长寿奶牛经管新模式

“一牛”奶牛场里,奶牛正在悠闲地吃草。 见习记者 左黎韵 摄

  国家对乳制品质量要求提高了。如何既保证产品品质,又能让散户奶农增收?

  企业流转土地建奶牛场,再将牛棚槽位出租给奶农;奶牛场实行标准化管理,并为奶农统一联系牛奶收购商。日前,记者在长寿区石堰镇石坝村“一牛”奶牛场看到,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了奶制品质量,带动了奶农增收。

  奶牛场里,崭新的牛棚排列有序。时值中午,棚内奶牛正在悠闲地吃着“午餐”。“奶牛场共有1218头牛,其产权属于我们企业的还不到两百头,其余归50多家奶农所有。”“一牛”奶牛场负责人朱中川告诉记者。

  统一技术

  养殖“菜鸟”收入赶超传统奶农

  今年30岁的石坝村村民杨勇才,第一次养牛一年就挣了近十万元。

  “多亏了‘一牛’奶牛场的技术培训,让我们这些养殖新手尝到了甜头”。杨勇才说。

  去年9月,对养牛毫无经验的杨勇才买了十几头奶牛,按每头牛500元的年租在“一牛”奶牛场租了牛棚槽位,开始养牛。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是奶农自己割草饲养。杨勇才却是在奶牛场的帮助下,运用TMR技术养殖奶牛。

  所谓TMR技术,即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情况,将粗饲料、精饲料以及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奶牛日粮。传统的养牛方法既耗时间又费人力,科学的粗细饲料搭配可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奶量。

  “与其他奶农的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我的奶牛年产奶量增加了一吨,价值6000元左右”。杨勇才乐呵呵地说。

  在“一牛”奶牛场,像杨勇才这样毫无养殖经验的奶农还有十多家。“统一技术培训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现代化技术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凭借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赶超拥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奶农”。石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罗建告诉记者。

  统一销售

  抱团经营胜过单打独斗

  “以前散户养殖时,牛奶商的收购价为每千克2.8元。现在企业出面统一议价,收购价涨到了每千克3.5元”。养殖户周世明说。

  记者在该奶牛场看到,最里端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饲料加工棚,配好的饲料被运往几百米开外的牛棚,跟牛棚连接在一起的是现代化的挤奶厅。

  朱中川介绍,“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对乳制品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由于许多散户难以达到国家的技术标准,大型乳制品企业逐渐减少收购散户生产的牛奶。而奶牛场每天要对牛奶进行统一消毒和三聚氰胺检测,还要定期集中检测奶牛的健康状况。这对于散户奶农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散户奶农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奶牛场让散户‘抱成团’,统一销售当然好过单打独斗。去年我养了20头牛,每月收入有七八千呢”。周世明说。

  统一排污

  传统经济变身循环经济

  用牧草喂养奶牛、用牛粪建设沼气池、以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滋润牧草。“一牛”奶牛场的种养循环模式既解决了牛粪污染问题,又降低了饲养成本。

  2009年开始,在长寿区政府的扶持鼓励下,当地奶牛养殖散户陆续搬入“一牛”奶牛场。奶牛场内修建了沼气池,牛粪收集后首先进行干湿分离,干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成有机肥,粪水则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液,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牧草区,为场内八百亩牧草提供肥料。

  朱中川告诉记者:“一头奶牛需牧草约2.5亩,牧草一年可以收割多次,需要大量的肥料支撑生长。沼液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一牛”奶牛场带动奶农54户,实现年产值1600万元。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