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3日02:52 来源:江西日报
本报记者 赵 巧 章润娣
从靖安县城出发约25分钟的车程就到了高湖镇西头村,这是该县近年推出的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农宿文化点之一。西头村以家庭为单元留宿客人(少则几天、多则数月半载),以热情待客、管理规范、价格适中而声名鹊起。夏天平均气温24度至28度,引得周边城里到这避暑休闲、过传统节日的客人激增。7月19日,记者以游客身份到此造访。
被青山绿水环抱的西头村是明朝著名廉官况钟故里,自古非常繁华。其古街建于元朝末至永乐年间,往来船只、商人络绎不绝,素与永修吴城涂家埠齐名,号称“小南京”。而今天,古风依存而又富庶的西头,又处处彰显出现代文明。宽阔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整齐排列着一栋栋造型别致、外观艳丽的两层新楼房。
记者走进路边一户人家,宽敞的大厅里,温馨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七八个年龄相仿的老人在自娱自乐,有的在切磋牌艺,有的在练习书法,还有的与小孩在一起玩耍。一打听,得知这些老人都是从省城南昌结伴来消夏的,准备住到孙辈开学前回家。70多岁的赵老和妻子去年就在这里过的夏天,感觉这里空气好,环境好,人更好,今年一入夏,他们就把自己的亲家老两口,妹妹、妹夫和老年大学的同学邀了一起来。“就像家里一样,大家吃住在一起,没有宾主的隔阂,主人把我们当亲人,十分体贴。饭菜新鲜可口,大家都感觉长胖了……”赵老的妻子对主人赞不绝口。
环顾室内,装修十分精致而现代。客厅、厨房、卫生间里,生活、娱乐设施十分齐全,干净整洁。上下两层6个房间住着11位客人。年过40的女主人舒女士正在厨房切葫芦、南瓜等新鲜蔬菜,地上还放着刚从房后菜地里采来的豆角、辣椒、茄子等。舒女士说,她丈夫、儿子均在外务工,只有她留在家里做接待。问她是否忙得过来,她说不觉得很忙,有自来水,用煤气烧饭,自家菜地的蔬菜不够吃,亲朋好友会送些过来,荤菜附近街上也买得到,一餐做七八个菜不成问题。看她手脚麻利,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经了解,西头村除人均有1亩多地外,还有8万亩山林,森林面积覆盖率达90%,是该县第一大森林村,山中有各种珍稀动植物。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借助众多人文景观和良好生态环境,该村近年来按照县里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的农宿文化点,成立了农俗文化协会和协会党支部,进行规范管理。村里将服务要求编为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发给农户熟记于心,付诸行动。为了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要求村民一律不得养家禽。同时,制作服务明白卡。协会对入住西头村农宿文化点的宾客,都会送一张服务明白卡。卡上印有住宿收费标准和一餐按1荤3素1汤的伙食标准,以及农俗文化协会会长、村支书、村卫生所电话和投诉电话,并为客人免费表演民俗文化节目、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虽然处山区,但开明、友善的西头村人以诚信、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树立了好口碑,扩大了影响。今年以来,该村的游客已突破1万人次。村支书许贵华告诉记者,眼下,村民正加紧建设50栋两层新洋房,到明年,村里的接待能力将翻番。
(来源:江西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