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曼德拉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2013年07月19日09:20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电影讲述他如何放下仇恨

近几年有关曼德拉的电影作品开始表达他精神的另一面,即如何消解种族仇恨,这比单纯强调抗争更能接近曼德拉理念的真谛。

电影作品中,最为人知的是2007年的《再见,巴法纳》和2009年的《不败雄心》。前者由欧洲多国合拍,后者是好莱坞制作,由大牌影星摩根·弗里曼和马特·达蒙出演,这两部影片将重点放在塑造曼德拉如何通过宽容和消解仇恨实现南非种族和解。

《再见,巴法纳》讲述了曼德拉服刑期间,看守葛瑞格里如何从种族主义者到最终理解曼德拉的理念。影片最令人动容的情节是,当葛瑞格里告诉曼德拉自己多年前因向当局透露情报,间接害死了曼德拉的儿子时,曼德拉说,那只是葛瑞格里的工作,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放下仇恨。

文字中呈现的不再是圣人

2010年8月,曼德拉在狱中写成的自传《漫漫自由路》出版。在这部回忆录中,曼德拉回顾了生命中过去70多年的坎坷岁月: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让有血性的非洲人无法容忍,任何一个南非人的不自由就是所有南非人的不自由,唯有用生命的全部去消灭罪恶的制度……

2011年1月,《曼德拉自传:与自己对话》带我们走进一个公众人物的私人世界。这里有他在会议中的纪要,甚至涂鸦;有他在罗本岛的牢房中记录在台历上的踟蹰梦境;也有他在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时那段逃亡岁月的日记,还有他与朋友近70个小时的对话录音。这一页页文字中呈现的曼德拉不再是偶像,也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如你我。(综合自新华网、《新京报》)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