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乡里乡亲”工作法架起干群“连心桥”

2013年07月14日04:17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乡里乡亲”工作法架起干群“连心桥”

  (上接1版)

  龚元建介绍,开展“六进门”,既让干部了解到群众的需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又让群众之间多了一份信任和关爱,增进了感情,畅通了干群联系的渠道。

  “三行动”服务百姓生产

  7月8日晚上7点过,一场坝坝电影在河堰村四组老场上映。电影《举起手来》引来了20余名村民观看。

  看电影只是个序曲。电影刚完,驻村干部和村民又围绕乡村旅游聊起了“中国梦·乡村美”话题。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建设好凤凰茶乡景区,带动家家户户靠旅游致富。我们太安镇有全国最古老的金桂树、檬子树,有重庆最大的高山茶园、最壮观的千层梯田,最连片的杜鹃林,景区资源丰富。”驻村干部一席话,讲得村民们热血沸腾,巴不得游客明天就到家门口。

  ……

  这样的坝坝电影和院坝会,每周都要在太安镇的一个个农家小院举行。这就是太安镇在探索“乡里乡亲”工作法中推行的服务群众“三行动”之一的“山村夜话”行动。

  除了“山村夜话”行动,还有农忙时节,党员干部到困难家庭和空巢留守家庭开展的“田间助耕”行动;对偏远村组村民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事务代理等服务的“代理服务”行动。

  “直通车”服务村民办事

  7月12日是太安镇赶场的日子。一大早,柏弯村党总支书记李平就来到了村务民事集中服务中心。

  “不再满街跑了。”李平介绍说,之前村干部一年到头都得带着公章、文件啥的,白天黑夜随时有群众打电话办事,田间地头随时都在签字盖章。有时群众找不到人,难免抱怨干部服务不到位,其实,“村子大了,啷个顾得过来嘛?”

  “如今,群众办事再用不着担心找不到人了。”李平说,太安镇在场上设立了村务民事集中服务中心,每逢赶场天,镇村干部都要定时在这里轮流坐班,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提供政策解答、业务咨询、事务办理。群众在赶场的同时,就能在这里找到镇村干部,办理各种事情。

  “镇村干部联合办公让群众少跑腿。”76岁的项成英告诉记者,以前办事找完书记找主任、找完主任找文书,运气不好找不到人,盖一个章没得三四天办不下来。现在好了,一脚跨进村务民事集中服务中心,签字、盖章,两三分钟就办完了,找镇干部也方便,有啥子资料补充也来得快。项成英表示,对这种为群众办事的“直通车”服务模式,“很满意”。

  记者点评

  太安镇的“乡里乡亲”工作法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六进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三行动”加大了服务群众的力度,“直通车”方便了群众办事。这种把群众当亲人、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的工作法,必然会叩开群众的心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